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大禹节水集团:三张“网”织绘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分享到:
2018-10-10

大禹节水集团承建实施的元谋县11.4万亩大型灌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李进伟/摄

  □巨飞雷

  大禹节水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禹节水集团”)20年来以“让农业更智慧、让农村更美好、让农民更幸福”为使命,始终围绕“三农”事业,以解决好新时代农业发展为导向,在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上作了大量探索,努力通过加快推动农业 “三张网”建设,促进农业经营体系重构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基础设施网” 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生命线,农田水利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益。2014年以来,大禹节水集团作为全国首例社会资本投资农田水利改革试点项目承建实施单位,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解决了国家和政府在推行农田水利、高效节水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效改变了农田水利项目建设长期以来单独依靠政府投资的状况,实现了工程建设、维护管理、使用经营、收益增效一体化良性运行,建成了让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共同受益的完整模式,解决了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开了全国农田水利PPP模式先河,成为引领行业模式转型的排头兵。截至目前,该模式已在云南、天津、宁夏以及甘肃等地复制推广,尤其是以PPP模式承建的元谋大型灌区丙间片区1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通过新模式带动,实现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全域覆盖,一大批靠天浇灌的土地实现了管道覆盖,变成了良田;同时,水利基础设施全覆盖,也彻底改变了当地农业种植结构,使传统的单一种土豆改种各类花卉、水果等经济作物,农民平均亩产3万元以上,最高可达30万/年。大禹元谋模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水利信息网” 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化作为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以其高效、先进的特点被引入农田水利的建设之中,成为推进农田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农田水利信息化主要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对农业作物生长环境的参数信息(作物长势、土壤墒情、温度、湿度、光照等)的实时采集和数据分析,从而及时准确确定不同环境条件下作物生长的水肥需求,实现定位、定时、定量的水肥一体化和高效节水自动灌溉。这种将施肥配方系统、灌溉系统、监测系统高度融为一体的灌溉方式,可大幅度降低应用成本,简化操控方式,降低应用技能要求。大禹节水集团自2015年以来,全面布局“天网行动”,通过参股控股等形式,现已形成“两全两参两控”6家智慧水务公司,专注于农业互联网软硬件技术的开发、农产品追溯体系、农业电子商务营销推广、系统集成、信息服务、包含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应用系统和低成本解决方案的推广。大禹节水集团现已在重庆、云南、山西等多个省份建成多个智慧农业示范区,智慧农业覆盖面积超过百万亩。在项目建成区,农民只需要一部手机下载一个APP,便可随时随地进行灌溉操作,既节省了灌溉人工成本,实现了精准灌溉和施肥,更提升了作物品质,实现了增产增收,真正做到了开着车、穿着西装皮鞋轻松浇灌种地。

  “运营服务网” 实现工程良性运行

  未来一个时期,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种植将成为必然趋势。从国外和国内的经验来看,“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将普遍采用,农业专业化运营管理则成为基础设施建设后农业经营体系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

  大禹节水集团始终扎根在农村农业领域,业务始终围绕田间地头,对全国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种植和灌溉积累了独特的经验。公司在全国各乡镇建成300多家服务机构,承担着为终端用户提供运维和技术服务的功能,通过模式创新在农田水利运营服务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运维能力在业内首屈一指。公司已拥有云南恨虎坝、元谋11.4万亩灌溉等项目多年的运营服务经验,通过与地方农民合作社的合作,全面负责基础设施、灌溉施肥技术等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公司通过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运用,创新了水权分配机制、水价形成机制、节水奖励机制以及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和运营等七大机制,有效改变了农田水利项目建设长期以来单独依靠政府投资的状况,实现了工程建设、维护管理、使用经营、收益增效一体化的良性运行机制,建立了政府、企业与农户三方合作共赢的创新机制。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10月10日

巨飞雷
见习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信用评价至上 诚信经营为先
中国水电十六局举办公路品牌建设推进会
黄委施工企业整合重组取得重大突破
河南黄河最大施工集团挂牌成立
守合同重信用聊城黄河工程局五获殊荣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