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无人驾驶碾压技术推进智能筑坝
 
分享到:
2019-08-07
清华大学的科技人员孙震正在运用定位系统划定自动碾压范围。记者 李先明

  □中国水利报记者 李先明 马晓媛 王辛石

  “这是激光雷达,主要用于检测周围障碍物,用于避障;这是无线通信天线,用于实现与远程监控中心的通信功能;车顶上安装的是GPS定位接收器,实现了厘米级的定位精度……”7月28日上午,在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大坝碾压施工现场,一种新型的无人驾驶振动碾吸引了记者目光。这是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进行的科研攻关项目——“无人驾驶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研究”。

  “目前,无人驾驶碾压机施工技术已经在碾压土石坝施工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鉴于碾压混凝土与碾压土石的工艺相似性,我们联合清华大学,全国首次将无人驾驶碾压混凝土技术引入到三河口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高拱坝和黄金峡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过程当中,并开展相应的工艺优化、质量在线检测等应用研究工作。”引汉济渭公司大河坝分公司经理刘福生介绍了项目的缘起,“本项技术旨在以重点工程带动科技发展,提高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质量,克服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保障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据介绍,针对三河口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建设结构型式,引汉济渭公司首先从施工机械智能化改造入手,利用中国水电四局目前的碾压设备,加装测控装备,使其具有感知环境、自主决策作业进度的功能;其次,结合碾压混凝土工艺的特点,开发施工控制系统,模拟施工人员工作环节,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最后,开发碾压机群作业研究,实现无人驾驶碾压筑坝机群作业。

  “碾压机就位后,根据GPS调整转向角,设备将按照规划路线行走、按原路径返回,按照设定参数完成区域碾压。”清华大学的科技人员孙震介绍着无人驾驶振动碾的操作流程。

  “以前人工操作振动碾碾压混凝土,工作环境差,震动强烈,而且操作枯燥乏味、重复,现在有了这个设备,我们只需要在旁边监控,算是‘解放’了。”施工人员讲述着设备带来的便利。

  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快速简单、适应性强、工期短、投资省、绿色环保,无人驾驶碾压机施工技术充分体现出人工智能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这不仅将使引汉济渭工程在水利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道路上阔步前行,更把水利建设融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规划,将使水利工程建设摆脱以往人员密集型的行业形象,转化成为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行业,不但能有力保证碾压混凝土质量、明显提高碾压混凝土筑坝效率,而且实现了水利工程建设的电气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8月7日

李先明 马晓媛 王辛石
责任编辑:罗景月
相关新闻
 
工地上的节日坚守
青龙管业:塞上湖城建新功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一期导流围堰启动拆除
福建首单重大水利项目专项债券发行
云南德厚水库清库备战试蓄水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