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岁月·光影印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征集活动启事
一张有关黄河的老照片,沉淀着星转斗移的岁月,承载着流域人民的时代记忆,既是历史变迁的忠实记录,也是治黄事业发展的客观见证。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委办公室、中国保护黄河基金会联合开展“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征集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挖掘治黄和黄河老照片这一珍贵文化资源,歌颂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治黄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回顾带着岁月温度的黄河往事,解读影印在老照片中的黄河历史和文化,从人文视角反映黄河流域沧桑巨变,展现黄河人的奋斗历程、精神风貌,展现流域人民爱河护河行动以及与水旱灾害斗争的智慧。
二、主办单位
黄河水利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保护黄河基金会。
三、起止日期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8月31日
评选时间:2021年9月
获奖名单将适时公布
四、征集对象
全河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
五、征集内容
本次征集活动以胶片相机拍摄的老照片为主,题材特别重大的也可以适量选用数码照片。照片内容要求如下:
1、反映治黄场景和事件的老照片和故事;
2、反映典型治黄人物的老照片和故事;
3、反映普通治黄职工或与黄河有密切关联的人物、家庭的老照片和故事;
4、反映与黄河或治黄相关的老的生活物件、治黄器具、交通工具、古河道、古堤防、古灌区、古渡口、重大决口堵口遗迹、旧址等方面的老照片和故事。亦可老物新拍,讲述背后的故事。
5、其他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黄河或治黄老照片和故事。
六、呈现方式
每张老照片均须附文字或视频讲述照片故事,也可文字故事、视频故事兼有。
七、征集用途
对征集资料进行梳理、利用和保护,尽可能保留治黄珍贵历史记忆。一是选取部分优秀作品在指定媒体刊登;二是举办专题图片展览;三是编纂图书、画册、制作系列视频;四是通过电子化等手段进行抢救性保护等。
八、有关要求
1、可提供老照片原版、扫描版、翻拍版,黑白、彩色不限,单幅、组照均可。内容真实无涂改,不接受后期合成制作的图片,不得加LOGO、水印、修饰性边框等,不可用网络图片参与活动。照片电子版需以JPG格式存储,文件大小应在1M以上。也可通过邮寄投稿方式进行,纸质照片尺寸不限。
2、文字或视频要求:
(1)尽可能注明每幅照片的标题、拍摄时间、拍摄者,照片记载的事件、地点、人物姓名以及与照片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等,字数不限;
(2)注明照片是原件还是翻拍件、扫描件;
(3)注明照片提供者的真实姓名、单位、地址、邮编、联系方式。
(4)视频可采用专业相机或手机拍摄,格式为mp4、avi、mov、rmvb、FLV等,每个视频时长10分钟以内。
3、照片和故事标题格式为:作品标题+投稿人姓名+手机号码。
4、本次征集图片不退稿,请投稿人自留底稿。
5、对于无偿捐赠的珍贵历史照片,中国保护黄河基金会将向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
6、本次征集的老照片和文字、视频故事,由黄委办公室进行统一整理、筛选,在相关媒体开设专栏,7月1日起陆续刊发优秀作品,投稿作品先到先发。
7、照片所涉肖像权、著作权、名誉权等法律责任由投稿人负责。如剽窃他人作品或其他因上交作品而产生的法律纠纷,由提供者个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8、凡是征集到的作品,将被视为同意公开发表,主办单位拥有翻拍、展览、制作公益性文宣产品等活动的无偿使用权。用于商业活动的按照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9、所有投稿者被视为对以上规定和要求认可。本条款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条款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在本条款规定范围内,主办方有最终解释权。
九、参与方式
1、长按或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活动,并按要求上传作品和附件。
2、电子文件发送至邮箱:410595984@qq.com,邮件主题栏标明“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字样。
3、邮寄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11号黄河水利委员会办公室818室(收),联系电话:0371-66022122。
4、若应征的照片价值珍贵,建议亲自送达,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11号黄河水利委员会办公室818室。
5、年事已高身体不便的老同志,可通过电话联系商谈取片、翻拍事宜等。
十、奖励办法
照片一等奖10名,奖金各2000元,证书一份。
照片二等奖20名,奖金各1500元,证书一份。
照片三等奖30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一份。
最佳视频奖10名,奖金各2000元,证书一份。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一份,华为台灯一盏。
活动另设组织奖。
本次活动所涉及奖金的个人所得税由投稿者自理。
十一、联系人
李 萌 0371-66022122 15137873078
崔瑞英 0371-66028573 18237157001
黄委办公室
2021年6月2日
责任编辑:邓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