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

河南南阳市:“河长+全域党建”打造护河新模式

发表时间:2024-03-19

  □本报通讯员 李大伟 记者 李乐乐

  元宵节刚过,河南省南阳市白河岸边的一支队伍格外显眼。他们是南阳市白河治理联合党总支的党员,一边捡起垃圾,一边向游园的市民宣传河道环保知识,号召大家一起保护环境、守护河流。

  在“全域党建”理念的引领下,南阳市持续深化完善河长制工作,通过河道治理、联合执法、全民护河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河长制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南阳市河长制工作连续两年在全省考核中位列第一,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画卷正在南阳徐徐铺展开来。

  求新思变 

  “河长+全域党建”解难题

  南阳市地跨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流域,境内有白河、唐河、淮河、丹江四大水系,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266条、水库517座,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京津冀豫地区后方的“大水缸”,也是千里淮河发源地。河湖治理和保护任务艰巨繁重。

  “部分群众的环保意识较为淡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库‘四乱’问题频发。同时,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支部长期各自为战,导致河湖治理工作存在整体性不够、协同性不高、互动性不强等问题,河湖突出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南阳市河湖事务中心副主任裴春峰说。

  如何破题发展?2020年5月,南阳市组织部部长、湍河市级河长李永率先提出并牵头成立了湍河治理联合党委,沿河3个县级河长牵头成立了党总支,乡村建立了党支部,形成了上下贯通、严密高效的组织体系,凝聚各方力量,助推河长制工作落地见效。

  如今,湍河流域“四乱”问题全面清零,河道面貌大幅度改善。

  星火燎原

  开启全民护水新格局

  湍河流域治理的成功经验,奏响了南阳生态文明建设新乐章,为探索全域党建及优化河湖治理提供了南阳方案。

  “河长+全域党建”新模式迅速在全市全面铺开。南阳市白河、唐河、淮河、丹江水系总河长牵头成立4个市级河流管护联合党委、8个县区河流管护联合党总支,让5000多名党员成为巡河护河的坚强堡垒,形成了全域治水、全民护水、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齐抓共管、同频共振的河湖管护新格局。

  南阳市全域党建组织体系中既有党委、党总支、支部,还有各个党小组,做到了全覆盖、无盲区。南阳市水利局引导各采砂点建立联合党支部,吸收四个责任人、属地乡镇村组干部、农民党员加入,宣传采砂管理政策、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监督实施生态修复,取得了干部支持、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在联合党委的统一领导和指导调动下,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理清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机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河湖治理与发展规划,实现了河湖治理党建全方位引领、全领域统筹、全链条覆盖的新局面。

  与此同时,南阳市通过明确定期巡河任务,建立衔接配合机制、述职考核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河长+全域党建”模式规范高效运行。通过开展巡河督导、专项督导、观摩督导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提升。

  遍地开花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打好全域党建‘组合拳’,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河湖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南阳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新春说。

  在联合党组织框架下,南阳河湖治理实现了横向的有效“扩链”,号召各级河长单位、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通力合作,变“单兵作战”为“统一领导”,共同破解联审联批、协同打击等难题,解决了一些上下游、左右岸长期遗留问题。截至目前,南阳市河湖治理方面通过明察暗访、舆情反映、群众举报等途径获取的案件线索,均通过省、市平台进行交办,并已全部整改落实销号。

  与此同时,南阳市通过全域党建,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真正把爱河、护河变成沿河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实现河湖治理工作共管共治、共建共享。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3月19日

作者:李大伟 李乐乐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党委有序推进党纪学习教育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培育“三心”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风展红旗育尖兵

奉献爱心 传递真情

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