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0年前,日本侵略者以惨绝人寰的手段,血腥屠城,30多万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惨遭杀害。在国行公祭、祀我国殇之际,我想起了商州抗战老兵——中国远征军战士杨德全老人。
杨得全,陕西商州人,生于1925年1月27日,卒于2017年5月24日。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加入国民革命军第54军,民国三十年加入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38师榴炮营,1942年至1945年跟随国民党38师挺进缅甸和日军作战。1948年38师在吉林长春投诚人民解放军。杨德全跟随人民解放军东北军独立第10师参加了解放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战役,1955年复员退伍后在农业学大寨、修水库、整农田、干农活,一直孑然一身,孤独终老。
杨得全老人是1942年3月15日跟随部队进入缅甸抗击日军的。据他生前说,当时的部队全部都是美式装备,在密支那、松山、孟拱河谷等地与日军进行了交火,“仗打了好几次,日本人作战能力很强,火力硬,有榴弹炮,空中还有飞机,一颗炸弹下来,能炸出来五六米深的坑”。
老人说,“我小时候臂力好,好几次和日本人拼刺刀,他们都拼不过,不过被刺伤过好几回,”老人说着脱下衣衫,光着上身,只见身上到处是伤痕,至少有三十二处之多。老人笑呵呵地指着每一处伤痕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围观的许多志愿者都哽噎在喉,泪流满面。
“可怜,当兵的都可怜。一场战斗下来都要死不少人,战友们都埋到一起,有的连碑都不立,埋骨异乡。”老人说,商县只南秦川道就去了五十多人,回来了两个人。
老人回忆到“当初去昆明乘坐飞机到缅甸,中途除了西安到宝鸡那一段路是坐火车外,其余的路程都是走着去的。”经过40多天的艰难行军,部队从云南边境统一乘坐飞机到达缅甸柳河湾集训。“在八莫发生激战时,有两个鬼子同时向我迎面刺来,我一闪身,刀刃从我右手食指与中指缝间擦过,我快速刺死了左侧的鬼子,拔出刺刀后快速刺死了右侧的鬼子”,老人回忆起战争的场面,抚摸着手上的伤疤,若有所思……老人说部队到了印度,随后又进入缅甸和日军打了四个月。日本投降部队在陆良驻扎修整结束后,从香港坐美国军舰被运送到了东北,接着就爆发了内战。
想起了杨德全老人,我就依稀记得影片《中国远征军》戴安澜将军慷慨激昂地话,“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按番号先后以团长代之,团长战死以营长代之”。我也能隐约记起《中国远征军》孙立人将军的话,“我远征军两次入缅作战。第一次入缅,伤亡五万六千多人,大多数将士的英灵都留在了野人山。二次入缅作战,我军伤亡一万八千人,歼灭日军四万八千人。这是自抗战以来,我中国军队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可是胜利来之不易呀!我远征军林泽明将军,柳树人将军,闵纪廉将军,吴一彬将军,李著林将军,陈帆将军,张健洪将军,洪行将军,李懿将军,谭子彬将军。还有我的同乡戴安澜将军。在你从梦中醒来,总会感觉到‘伟大’两个字”。
“1937.12.13”,血泪书写的日期清晰如昨,伤痛如昨;“300000”白骨堆起的数字,标识着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记录着人类文明史上黑暗的一页。在中华民族最深重的苦难中,商州人无法忍受同胞遭难,兵出蓝关,以血肉之躯实现的家国梦想。“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缅怀先烈,就是要以“铭记”延续爱国的情感。我们奋斗在他们的梦想里!他们安息在我们的誓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