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QQ图片20160527153116.png

我心中的陕北枣树

  每年的金秋,我总会想起陕北老家果实累累的枣树,总想起吃那甘甜可口的大红枣,总想感受那份独特的家乡味道!

  我是米脂人,是地地道道的陕北人,我的老家在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在这块长年干燥、多风少雨、自然环境恶劣的土地上,好多树种难以存活,唯有枣树,这种奇特的树种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生长的枝叶茂盛、一派生机……

  每年的这个时候,只要你走进陕北黄土高原,你就走进了枣树的世界。在峁梁交错,沟壑纵横的陕北高原上,在处处靠山而建的窑洞院落里,在窑前屋后的空地上,山山洼洼、沟沟叉叉,枣树栽的到处都是,随处都能见到形形色色的枣树,成片成片的枣树已成为陕北黄土高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枣树是自然对陕北黄土地的馈赠,它对生长的土地从不挑剔,它不需要多么肥沃的土地,只要有黄土的地方,它就能生长,伸枝吐叶,郁郁葱葱,非常顽强,非常倔强。枣树生性耐旱,繁殖能力极强,只要一棵栽下去,每年都会在老树的根部破土而出一些嫩芽,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一棵小树,当你有一天注意到它了,它就长得聘聘婷婷,婀娜多姿了,用不了几年,周围便会形成一片枣树林。

  枣树没有杨树一样的挺拔,也无柳树那样的婀娜,不似松柏那样意蕴深藏,也不似桃杏那样艳丽芬芳。它在恶劣的环境下顽强地生长,默默无闻,不媚世俗,与陕北的自然结合的浑然天成。它龟裂的树皮让你能看到岁月和人世的沧桑,那任意伸展的枝干展示出陕北汉子粗狂豪放的性格,它柔嫩的枝条却又形象的显现出陕北女人特有的妩媚和坚韧。它不守规矩,不按常理,随心所欲自由地追逐空气和阳光,奋力与贫瘠的土地抗争,表达它生命的意义和生长的快乐。

  当春天的百花渐渐败落,暖风徐来,饱经风霜、沉睡一冬的枣树此时焕发了生机,褚色的树枝上,开始萌出新芽,起初嫩黄色,渐渐变成绿色,它们从嫩绿的叶缝里探出头来,露出点点鹅黄。不经意间,指甲般大小的嫩叶间,万叶齐展。轻风缓缓而过,枣树的枝丫上的小叶会流淌出一股略带清香的味道,香气袭人,让你闻得沉醉其中而不愿离开。

  入夏之时,当你随手压低一条枣枝,用心留意观察,会发现在叶的根部羞涩着三两粒小米状的蕾,已经绽放的微微张开,这就是枣花。枣花小巧有姿,优雅典娜,朵朵挤在一起,个个生机勃勃,隐匿在碧绿油亮的枣叶丛中。这时会引来成群的蜜蜂,嗡嗡之声不绝于耳,偶尔也有蝴蝶眷顾。慢慢的花落果现,长出了一个个葫芦般的小青枣,在近似椭圆的绿叶衬托下,小青枣好像一颗颗绿宝石挂在树枝上,它个子也在一天天的长大……

  秋天是枣树最美的时节,一颗颗小枣由青到红,像一颗颗红宝石点缀在绿叶之间,炫耀着饱满的姿容。它们鲜艳夺目,金灿灿、红彤彤,让人垂涎欲滴。远远望去,串串红枣似玛瑙红亮,又像串串糖葫芦倒挂在树枝上,空气里充满了清甜的枣香,沁人心脾。这时的枣树把红透了的枣儿高高举在枝头,迎风舞动,向大自然显示自己的神奇创造。我记得儿时,自己几乎每天一大早起来,我就会跑到枣树下,顺手摘下一些红枣,来不及擦去露珠就急急往嘴里塞,嗑着酥脆,嚼着蜜甜,水分充足、清甜可口。有时为了吃上那些肥大的枣子,不得不爬上树去摘,干脆在树上吃个尽兴。

  秋日的陕北人家户户沉浸在欢乐之中,家家户户开始打枣,村子里经常都会传来噼里啪啦的打枣声,熟透的枣儿顺着杆子往下掉,躺在地上扎堆儿,树下顿时就像铺了张红毯子。此时,男女老少齐上阵,汉子们在树上展现出无穷的力量,妇女们在树下把枣儿装满篮子,孩子们蹦跳着捡拾打飞了枣儿,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偌大的村子到处传来此起彼伏的笑声、嬉闹声。这是枣树带给陕北人民特有的欢乐,这是大自然给陕北人民特有的恩惠。打完枣再看看,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到处晾晒着红彤彤的大枣,一片一片构成了一幅火红的丰收图。

  寒冬到来时,枣树叶子尽落,它又以坚硬挺拔的形象傲然挺立在黄土高原的寒风里,在发出怒号西比利亚吹来的寒风中,苍硬的躯干和老辣的枝条更显得威武不屈。此时的高原如果能等到一场大雪,残雪栖满枝头,枣树犹如雪梅壮美,给陕北冰冷的冬天送上一幅绝美的花卷。

  枣树是一种成材的树,生长缓慢,碗口大小的枣树,最起码得三四十年才可以长就,因以其木质异常坚硬,枣木旧时多被用来做印刷雕刻的模板。在陕北,枣木更多地用来做擀面杖和凳子,是上等的好料,能用好几代人;枣树也是陕北人民的摇钱树,近年来,陕北大红枣以其果大核小,皮薄肉厚,质脆丝长,汁多味甜,甘美醇香的食用价值和养血补肝、补中益气,滋阴暖胃、安中养脾的药用价值,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农技专家通过新型的嫁接的技术培育出了多种枣树品种,骏枣、梨枣、冬枣、狗头枣、长红枣等,质地优良,价格不菲,加之近年来枣业深加工在陕北迅猛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民和财政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难怪现在老人们把枣儿叫“金蛋蛋”。

  对于吃着枣子长大的陕北人来说,对于枣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昵感。多年以来,我身处异地都无法拒绝枣子的诱惑,那甜美的滋味,总能让我萦念不止,念念不忘。特别是回想起母亲将那些又大又红无伤无虫的硬红枣洗净,用白酒泡过之后,装进坛子里,再用纸、塑料或者泥密封好,临近年终才能开罐的酒枣,那种浓浓的醉枣香气至今令人难忘、回味不绝。

  枣树这一黄土高原特有的奇树,千百年来和陕北人民惜惜相依,默默地拿出自己甜美的果实,时时刻刻陪伴着陕北人民度过春夏秋冬,不争春,不献媚,把自己深深的渗透到陕北的民俗之中,深深的渗透到陕北人的血脉之中,成为陕北人精神世界的写照和寄托。它就像陕北人一样,对自然敬重,对生活热爱,对生他养他的黄土地有着一颗像大红枣一样火红的赤子之心……

  如有来生,我愿意做一棵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枣树!

 
刘锦锋
 
  主办:陕西省水利厅 | 中国水利报社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专区内文章为“中国水利网站”推广专区所属主体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水利网站”的立场及观点。“中国水利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