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浙江

浙江绍兴市西小路社区

圆桌解纷 共建护河

发表时间:2025-10-01

 

 

西

 

  □本报记者 吴镝 实习记者 焦子琪

  9月25日,记者沿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西小路社区833米的西小河步行,但见河水清澈流淌,倒映着白墙黑瓦。半年前,府山街道西小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丽丽来到北京参加“家乡河·幸福河”宣传活动,讲述了三代河长接力治水的故事。这次在绍兴相见,沿西小河而行,周河长向记者介绍了社区河道管理的新举措。

  随着西小河知名度日益提升,河边的石板路旁,多了“咖啡馆”“茶室”“精品店”等招牌。“商户被河流环境吸引过来肯定是好事,但也带来了问题。”周丽丽说。有的小店经营到深夜,嘈杂的声音会影响居民休息;有的小店私自将观景台伸向河面,扩大经营范围……作为社区负责人,周丽丽的“河长热线”不时响起。

  今年是府山街道“契约共建深化年”,西小路社区以“契约化”共建为桥梁纽带,探索建立“圆桌解纷室”机制,让商户与周边居民面对面,把矛盾化解在邻里、消弭在萌芽。“我们把解纷室建在社区每个网格驿站,充分发挥网格员的前哨观察功能,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发现和快速处置。”周丽丽介绍。

  解纷团成员包括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越城区人民法院、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府山街道综治办等部门的专业人士,以及退役军人、退休教师等社区骨干,联动辖区商户共建和谐商圈。“圆桌解纷室”还引入“共享法庭”远程调解功能,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

  有了志愿者和居民的广泛参与,以及高校、法院的专业支撑,西小路社区形成了“预防—调解—回访”全链条服务模式。

  针对河边商户与居民的噪声冲突,“圆桌解纷室”组织双方协商营业时间、隔音措施等细节,平衡了商户经营与居民生活需求;对侵占河道的商户算好“经济账”:共护共享,游客才会多,生意才更好做……“调解机制推行后,商户和附近居民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周丽丽说。

  除了调解纠纷,西小路社区还把“契约化共建”运用在河道养护工作中。社区邀请共建单位特别是小微企业参与,通过认领、认养、招募、冠名拍卖等方式,对河埠头、节点小品等地点的绿植进行定期维护。这一举措在保持网红打卡点绿植常青的同时,也为企业搭建了宣传的平台,实现共赢。

  “我们正在与共建单位浙江农商院合作开发文创产品,包括‘朵云’团扇、‘小路’纪念币、‘河小丫’挂件等,让来到西小路的游客,带回对这条河、这条街的独特记忆。同时,实现‘文化变现’与‘居民共富’。”谈及正在推进的工作,周丽丽充满期待。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10月1日

责任编辑: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