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本报通讯员 马瑜彬
7月30日4时30分前后,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岛沿海登陆。受其影响,浙北和浙中东部地区遭遇中到大雨,部分暴雨。水利部门闻“汛”而动,全省一盘棋,迅速形成防台风战斗堡垒。
科学研判,精准调度“腾挪”空间
水利工程是防御台风的关键“武器”。浙江水利系统抢抓台风影响前的窗口期,科学调度水库和平原河网,全力腾出防洪库容和河网调蓄空间。
7月26日至7月30日8时,全省大中型水库累计预泄水量3.75亿立方米,为拦蓄后续洪水赢得宝贵空间。
宁波、嘉兴等地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为河道行洪留出调蓄空间。宁波姚江大闸、保丰碶闸站自7月26日起候潮排水,三江沿线所有闸泵于7月28日启动闸泵联排,慈江闸站、化子闸站、澥浦闸站根据水位情况逐步增开强排泵站,加大姚江二通道排水力度。当前,宁波主要平原河网水位处于中低水位。
杭州湾旁,嘉兴南排工程正全力预排。长山闸7孔全开,南台头闸4孔全开,独山枢纽内闸3孔、外闸2孔排涝,长山河泵站、南台头泵站、盐官枢纽也相继投入运行,闸泵交替运行。截至7月30日10时,南排工程累计外排水量9934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杭嘉湖流域河网水位压力。
7月26日至30日8时,沿海主要平原河网预排水量达6.25亿立方米。
科技赋能,智慧防汛显身手
防御台风“竹节草”,科技赋能显身手,有效提升了防台风的前瞻性和精准度。
在宁波市鄞州区,今年6月完成初步验收的智慧水利(二期)项目正发挥着关键作用。鄞州智慧水利网站上,“水雨情”“单站最大”“积水点位”“潮位超警戒”“预警山洪村”等信息实时跳动更新。该平台充分利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水文测站和视频监控等信息化工具,对河道水位、水库蓄水和山洪灾害易发区进行实时监测,精准把握每一处动态,为区域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介绍,鄞州智慧水利整合了区水利(水务)工程、监测设备的基础数据,形成了水利(水务)资产“一张图”、水利(水务)监测监视“一张图”、水灾害预报预警“一张图”。这三张图将复杂的数据和业务直观呈现,让工作人员一目了然,为防汛分析和决策提供“智慧参谋”。
在宁波北仑区,无人机加入防汛队伍,实现了涉水工程监管的智慧升级。凭借其高空视角和灵活机动性,无人机对甬舟铁路北仑段、杭甬复线三期、灵峰现代产业园配套工程及全区重要涉河点位开展立体巡查。借助无人机提供的高清影像和实时数据,区水利局可及时掌握侵占河道、阻水围堰等人工巡查难以到达的风险点情况,并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整改,为安全度汛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科技堤坝”。
打开手机上的“柯桥水利”App(应用程序),即可实时获取全区各水文站点的水位等关键数据,一旦站点水位超过警戒值,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这是柯桥水文打造的防汛智慧场景。去年,绍兴市柯桥区完成水利感知体系建设、山洪预警时效性提升等4项省重点任务,实现了全区重要河流、溪涧、水库、水闸的全覆盖监测,山洪预警数据传输频次也从过去的15分钟一次跃升至5分钟一次,预警反应速度大幅度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柯桥区冢斜水文站去年成功安装全省首例省级“水力因素法”测流试点设备,可通过采集水文站河道断面特性,构建水力因素与流量的综合模型。设备应用后,可解决不同水位级在线推算流量难题,为防汛防台风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风险管控,构筑防汛安全屏障
防御台风,消除隐患、管控风险是重中之重。浙江水利部门全面加强巡查排查和风险管控力度,落实防汛防台风各项应急举措,将防线前移。此次台风影响期间,全省已累计派出水利巡查人员1.3万人次,检查水利工程近8000处次,构筑起抵御风险的第一道屏障。
作为台风主要影响地区,舟山市对当地山塘开展分级管控,按照山塘自身情况以及下游情况设置“红黄蓝”三色分级管理,对病险山塘全部落实放空措施;及时关闭海塘口门,对全市97个沿塘口门落实封堵,降低风雨潮洪叠加带来的不利影响。
7月28日起,宁波市海曙区水利局启动三江口海曙片区的堤防道口防洪插板安装工作。较传统的堆垒沙袋,插板式防洪墙阻水能力更强,且组装拆卸方便,可循环使用。当前,姚江段(永丰桥—解放桥)、奉化江段等城区36处防洪道口已全部封闭。同时,海曙区水利局持续做好姚江、奉化江、剡江、鄞江全线堤防巡查,沿江泵闸站持续不间断交替排水作业,确保安全度汛。
作为此次台风影响期间小流域山洪易发地区,绍兴市组织开展跨沟路基、沟道淤堵等重点区域隐患排查,并加密监测预警,严格执行“叫应”机制。绍兴市县两级已发布山洪预报预警11期,触发山洪预警718次,推送信息15.3万条次,成功提前转移危险区人员1401人,有效保障了山区居民生命安全。
宁波市奉化区承担亭下、横山、葛岙水库等重要水库及泵站的泄洪排涝任务,奉化区水利局严格落实泄洪期安全管控措施,组织人员开展24小时巡查值守,实时监测水位变化及设备运行状态,动态调整泄洪方案、排水强度。工作人员同步核查全区范围内重要水利设施监控系统的功能完好性,确保设施全时段可控在控,全力保障防汛调度安全有序。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7月31日
作者:马瑜彬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