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浙江

筑牢“海上长城”

——浙江宁波市全速推进海塘安澜工程

发表时间:2021-09-03
  □记者 葛芳妙 特约记者 王文娜 通讯员 顾梦婕

  随着慈溪市东部海塘(淞浦—镇海交界)提标改造工程顺利开工,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新开工海塘长度达49.08公里,提前超额完成省水利厅年度考核目标。 

  加速度——超时序完成目标任务 

  海塘是防御台风的第一道防线。宁波现有标准海塘545公里,建成已有20多年。受软土地基、风暴潮等因素影响,部分海塘出现沉降变形较大、局部结构破损等安全隐患,提标加固迫在眉睫。 

  2021年,宁波市自我加压,提出完成投资19.15亿元、续建海塘34公里、新开工海塘60公里的年度计划,加快推进海塘安澜工程,全力打造“海上长城”。截至目前,已陆续新开工镇海区海岸带生态修复及海塘安澜(一期)工程、鄞州区大嵩海产养殖海塘维修加固工程、宁海县茶院乡毛屿塘—南洋港除险加固及提升工程等12个项目,新开工海塘长度达49.08公里,占年度任务的81.8%,完成投资13.15亿元,占年度任务的68.7%,各项指标均超时序进度。 

  “工程建设进度一旦滞后,就有可能‘吃’到‘橙牌’甚至‘红牌’警告!”宁波市水利局水务设施运行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初,中心建立了一套“绿黄橙红”4色预警管理机制,对全市海塘安澜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分级预警分析、公开通报晾晒、落实整改措施、实地调研督促,确保年度任务顺利完成。截至目前,列入预警管理的32个项目中,29个进展顺利,占比90.6%。其中,下沈海塘、屿岙海塘等几个年初进度落后的项目全部转“绿”,全市海塘安澜工程建设进度总体平稳顺利、有序推进。 

  高标准——全面提升海塘防潮能力 

  今年3月,镇海区海岸带生态修复及海塘安澜(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宁波市海塘工程迈入高标准防潮新时代。工程计划总工期25个月,建成后将有力提升镇海区12.6公里一线海塘(泥螺山围垦塘—新泓口泵站段)的防潮标准,进一步提升区域防潮能力。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宁波计划投资约200亿元,开工建设海塘安澜工程210公里。通过提标加固、维修加固、功能融合等措施,消除海塘安全隐患,协同推进区域生态、交通、文旅等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海塘防潮标准,到2025年全市一线海塘防潮基本实现全封闭。 

  海塘安澜同样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宁波同步推进海塘安全鉴定工作,通过委托专业机构协助开展海塘运行监督管理,督促各地做好海塘及沿塘水闸日常运维和安全管理,落实海塘工程防台风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自查自纠,确保海塘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在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影响期间,宁波沿海545公里一线海塘经受住了高潮位考验,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第一道屏障。 

  大格局——功能融合实现“安全+” 

  海塘不仅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将成为功能融合的城市公共空间。“宁波将通过海塘安澜工程聚力打造安全可靠、绿色生态、功能综合、运行高效的沿海防御体系,形成一条生态海岸带、一片休闲宜居区、一张交通互通网和一席海洋发展高地。”宁波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浙江省海塘安澜千亿工程项目库首批标准示范海塘,宁海县汶溪周塘提标工程主打生态招牌,在满足防潮防台风安全的基础上,采用生态化景观设计理念,将安全与生态、景观、文化有机结合,配合宁海县生态名城和宁波市绿道系统建设。最终,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新的“明珠港湾、闲漫海岸”。 

  截至8月底,宁海县汶溪周塘提标工程已完成80%,主体工程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工。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区域防潮排涝能力,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城市提供有力保证。 

  除此之外,宁波市海塘安澜工程还将充分发挥海塘岸带的带动作用,串联和促进沿塘产业集聚区、重要港口、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镇海区海岸带生态修复及海塘安澜(一期)工程将治理范围辐射到海岸带生态修复区域,同时整合水利、自然资源、林业等多部门需求,实现海塘与生态修复、第三产业发展、沿海防护林培植等多功能融合,更好地保障产业发展。 

  “我们将加快聚焦港航物流、海洋经济等产业,重点以环镇海、北仑沿线海塘为试点段,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条和创新体系,全面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发展。”宁波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9月3日

作者:葛芳妙 王文娜 顾梦婕
见习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浙水学习”应用在“浙里办”上线

浙江开化水库大坝主体基本完工

疏通城市“毛细血管”

浙江:以“练”促“防” 力保安澜

浙江松阳县纵深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