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水脉穿山来
□本报通讯员 黄芸
7月18日,随着闸门缓缓开启,奎屯河水喷涌而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河引水工程建设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作为工程核心控制性环节的山区引水隧洞实现全线贯通并成功通水。天山雪水穿越巍巍群山的重重阻隔,通过这条新开辟的“地下长河”奔涌,为后续工程全面建成投用、突破区域水资源瓶颈奠定了坚实基础。
奎屯河引水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目前最大的在建单体水利工程,对保障天山北坡经济带核心区供水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山区引水隧洞全长11.5公里,穿越天山深处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区,施工中遭遇高地应力、强岩爆、断层破碎带、突涌水等技术难题,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
在多方支持下,奎屯河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科学统筹,运用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等先进工法及超前地质预报、智能化监测等技术,成功克服重重难关,实现隧洞安全、精准、高效贯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水利专家景民说:“该隧洞的成功建设是我国在高寒、高地应力、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洞施工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为类似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示范。”
山区引水隧洞成功引水,通过隧洞和暗渠形成引、灌、排一体化水利循环系统,以往冬季破河打冰、夏季抢险抗灾的场景将一去不复返。工程将大幅度提升奎屯河水资源调控能力和供水保证率,有效缓解区域长期存在的水资源短缺矛盾,惠及奎屯、乌苏、独山子及兵团第七师等地区数百万人民群众,为天山北坡经济带核心区的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城市发展提供关键支撑。同时,保障下游河道生态流量,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山区引水隧洞的成功通水是奎屯河引水工程建设的关键节点,但并非终点。工程建设者们正以此次通水为新的起点,全力以赴推进后续水能机组调试安装和并网发电等项目工作,确保整个引水工程早日全面竣工。
“隧洞通水成功,标志着我们啃下了工程中最硬的‘骨头’。”奎屯河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局长郜建华说,“我们将继续发扬拼搏精神,严把质量安全关,确保工程早日发挥综合效益,让天山雪水更好造福北疆各族人民,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水网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7月19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