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陕西

陕西商洛市:消除直饮窖水 送去放心好水

发表时间:2022-11-22

  □本报记者 刘艳芹 安天杭 特约记者 王铄

  “以前喝的是窖水,一点都不好喝。现在通了自来水,水很清,喝起来也甜甜的。水质越来越好了,让人很放心。”初冬时节,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城关街道七岔口村,九组村民崔保存拧开水龙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地处秦岭南麓腹地的商洛市,受山区特殊的地理条件限制,多年来,部分群众一直饮用窖水。然而,窖水水量不稳定,水质也极易发生变化,影响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商洛市精准发力,将2022年确定为消除直饮窖水攻坚年,投资1.1亿元,消除直饮窖水工程149处,全面解决群众直饮窖水问题。

  摸清底数补短板 分类施策治顽疾

  “我们率先在洛南县石门镇花庙村、景村镇兑山村建立了两处抽水泵站示范点,为全市攻坚战开了个好头。”商洛市水利局局长许永山说。

  市、县两级水利部门迅速部署安排全市农村直饮窖水“拉网式”摸排工作。各县区全面深入动员,抽调精干力量,成立排查队伍,到各镇办和村组逐户、逐村、逐片区扎实开展摸底排查工作,获取翔实资料。排查结果显示,全市存在直饮窖水4007眼,涉及27个镇67个村约1.8万人。

  面对直饮窖水点多、线长、分布广、地形差异大的特点,商洛市因地制宜,决定采取“三个一批”的办法,即扩网改造辐射一批,对于集镇供水工程管网能够覆盖的村组,采取水厂扩容和管网延伸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抽水调水保障一批,对于偏远高寒山区、群众居住较为分散但能够找到稳定水源的,修建多级泵站抽水或采取较大规模地下蓄水池(依靠渗水)等方式予以替代解决;集中并联改善一批,对于群众居住分散且难以找到稳定水源的,通过实施水窖连通、建设高位蓄水池、加装净化消毒设备等措施,辅以定时供水、分类管理的办法进一步挖潜增效。

  县区评比赶进度 快马加鞭解难题

  商洛市迅速建立任务、责任、技术、时间“四张清单”,实行半月一调度、一月一推进,按时间表、任务图,扎实推动改造提升任务落实落细。通报各县区消除直饮窖水工作开展情况,每半月印发一期农村供水动态,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镇安县针对北阳山系喀斯特地貌严重缺水的实际,对有泉眼出漏点的区域,采取修建大型地下蓄水池、铺设供水管网等方式解决一批;在有渗水条件的区域修建集水井,采取配建小型泵站和供水管网等方式解决一批;对有稳定水源区域,采取新建抽水泵站提升提级、铺设供水管网等方式替代一批;对群众居住分散、没有水源的,采取配建消毒净化设施的方式消除直饮窖水,改善一批。

  其他各任务县区,也都按照既定方案,上足人力机械,加快施工进度。截至10月10日,全市已消除直饮窖水工程149处,完工率达100%,全面消除4007眼直饮水窖。

  “以前我们这塬上人吃的都是窖水。天气干旱的时候,经常是人和地争水。现在通自来水了,不仅人吃着安全放心,而且村里的作物也有水可浇灌,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日子真是越过越好。”石门镇花庙村村民陈大明说。

  明确工程管护权 转机建制保长效

  商洛市提早把工程管护落到实处,印发了做好后续管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在完工后,界定工程产权,明确管理单位,落实管护责任人,研究制定务实管用的管理办法,力求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针对大部分直饮窖水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供水基础设施薄弱、自身造血功能不足、保障标准水平偏低等问题,商洛市县水利部门通过实行挂表计量收费等措施,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全面推行供水营收统筹转移补贴,或者本级财政全额补贴予以兜底;支持集体经济组织统管供水工程,从维修养护经费中专门列支费用,改造水源工程、水质消毒、水费计收等硬件设施,特别是加快监测、预警、处置信息化建设,依靠数字赋能,提升管理效能;以水费计收为抓手,合理核定水价,注重宣传引导,培养群众用水缴费意识,并积极参与日常维修和养护,确保供水工程良性健康运行。

  “我们会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老百姓不仅‘有水喝’,还能‘喝好水’,让‘好水’流进商洛的千家万户,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许永山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11月22日

作者:刘艳芹 安天杭 王铄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陕西:精准施策 全力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

陕西泾惠渠西郊水库除险加固施工忙

陕西西安市:引蓝济李引水工程通水运行

陕西汉中市汉台区:守护“幸福河” 共享“幸福园”

陕西:以法之力赋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