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数智融合”推进精准计量
山东省水文工作者致力于服务黄河流域“四水四定”,不断提升自身效能,实现了水计量科技水平与服务能力双突破,初步构建起从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到水生态环境保护多维计量监测的现代化新格局。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是黄河流域唯一河海交汇区域,想要落实好“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需要水计量监测“把脉护航”。
“水计量覆盖领域和数据精度直接影响发展决策,底数清才能情况明、动态准。”山东省水文中心总工程师衣学军说。
当前,山东实现了水计量设施“数智融合”,无人值守、自动测报成为新业态。
衣学军介绍,2022年,山东省成立了山东省水文计量检定中心,建成全国首家集流速、流量、测深等全参数计量检定于一体的专业技术机构,实现了水文监测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检验检测和现场核查一条龙服务。
水计量检定设备“山东智造”,是山东省水计量事业发展的新亮点。省水文计量检定中心组建“黄河流域水资源精准计量重点实验室”,成立“川衡智造”创新团队,同步开展数字孪生智慧水文塔、水下机器人测流和泥沙监测设备智能计量检定装置等设备的科研攻关工作,新型泥沙计量检定装置已于2023年年初上线运行。
“我们的9个实验室,具备43种仪器的检验检测资质和31种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能力。”省水文计量检定中心技术负责人姜松燕说,伴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全国首部地方计量技术规范《称重式雨量计校准规范》发布实施。
与此同时,山东发挥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作用,用取水口计量设施把控水资源出口关。省水利厅将取水口计量设施纳入监督管理范畴,连续3年选取180处取水口,跟踪监测数据质量现场核查校准。胶东调水工程流量量值溯源、河湖污水处理排放在线计量监测、农田用水管道流量计现场校准等工作陆续铺开,从“大动脉”到“毛细血管”,全省实现各类水库、骨干河流、调水干渠等全量程计量监管,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全链条水计量。
作为全国率先启动水土保持监测设备计量管理的省份,2023年3月,山东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标准化管理试点又在威海市鲍村站启动,标志着水土保持计量监测进入实验室与野外计量技术研究新阶段。鲍村站将采用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建设智慧计量监测先行区,主功能区计划今年底建成运行。
“山东水文将推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先进测量技术和服务手段在黄河流域水资源精准计量中的应用,服务黄河国家重大战略落实落地。”衣学军说。
作者:高伟 周德宝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