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青海

青藏高原树标杆

——中国水电基础局建设青海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二标基础处理工程纪实

发表时间:2021-08-06

钢筋笼下设 (李生庭 摄)

平底钻头加工(潘华纯 摄)

那河二标项目施工现场(李生庭 摄)

  □通讯员 高洁 高婷婷 火都斌

  3300米,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项目青海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的海拔高程。

  155.8米,是那棱格勒河水利工程防渗墙的深度,这也是海拔3300米以上世界最深的全封闭防渗墙。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以铁军意志、先锋精神,责任担当,优质履约,扎根青藏高原戈壁滩无人区奋战近3年,在基础处理施工领域“竖起了一面标杆”。

  奋勇当先,无惧艰难挑战

  那棱格勒河水利工程是柴达木盆地水资源配置体系骨干水源工程,水库总库容5.88亿立方米,集供水、防洪、发电为一体。工程建成后,将有效促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水电基础局承建的那河水利枢纽二标基础处理工程,是目前青海省内最深、国内第四深的地下基础防渗墙。虽然在基础处理行业,水电基础人有着六十多年的成熟施工经验,但在这苍茫戈壁上,他们依旧恪尽职守,把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极致。

  2019年5月21日,项目主体防渗墙全面开工,一个个巨大技术挑战迎面而来。对水电基础人来说,高原施工并不鲜见。但那棱格勒河地层特殊,胶结岩几乎遍布地层,漂孤石群硬度极高,给建设者们来了个“下马威”。

  胶结岩层硬度大、分布层数多,就连设计单位对造孔深度是否入岩的判断都会出现偏差。接近退休年纪的项目生产副经理刘付义笑称:“干了一辈子了,就没见过这么硬的地层。”

  “没办法,就是硬磨。”项目团队依托公司专家资源,结合钻头进尺情况,迅速改变钻进方案。往常很少用到的“秘密武器”平底钻派上了用场,竟然大显身手。“我们在钻头上,加焊螺纹钢、圆钢,加大钻头重量,从4.7吨加焊到5吨左右,这样就能进一步加快钻进速度。”刘付义说。

  那棱格勒河水利工程防渗墙,是海拔3300米以上世界最深的全封闭防渗墙,防渗墙长508.13米,设计嵌入基岩1米,后期基岩下方和两侧山体灌浆处理,与地基形成整体,从而更好地保证墙体防渗效果。

  “地层特殊,海拔又高,施工全封闭防渗墙,可真是第一次。”在青海片区扎根十多年的项目经理潘文国说。2012年,水电基础人在西藏旁多水利枢纽工程中,创造了防渗墙201.47米的世界纪录。“虽然旁多海拔更高,深度更大,但防渗墙不入岩,属于悬挂墙。所以我们施工上,可参考的经验不多,施工难度也可以说是前所未见。”潘文国说。

  攻坚时期,各级领导非常重视,中国水电基础局领导多次亲临一线指导工作,勉励大家迎难而上,稳步推进工程建设进度,让这一民生工程早日惠及格尔木地区的人民群众。

  谋且益坚,不坠攻坚之志

  胶结岩层难度不再,让建设者更发愁的是胶结岩中分布的大量漂孤石群。这类漂石、孤石群,绝大部分由花岗岩组成,硬度高,仅次于基岩硬度。不光钻进艰难,也给基岩面鉴定造成很大困难。

  “用冲击钻固然可行,但对钻头磨损消耗非常大,钻进速度也很慢。”项目常务副经理李照亮解释了不同技术方案的利弊,给出了最优解,“多次综合研究后,我们决定爆破处理。”

  对密布于中间地层的花岗岩,项目团队采用“坐地炮、预爆破相结合”的方式处理,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横向和纵向结合爆破。“已经开钻的孔,如果冲击钻打不动,就用坐地炮。把炸药放在孔底位置爆破,从而达到松动地层的效果。”年轻的项目总工程师火都斌虽然初次接触爆破,已对全过程了如指掌。

  预爆破则是通过两侧已开孔,来预判中间槽段地层情况。通过小金刚钻钻进未开孔槽段,在相应位置爆破。视觉上是在花岗岩层横向松动地层。

  “相比坐地炮,预爆破更难。必须要吃透地层,才能判断是否可以预爆破,进而确定预爆破位置。”未知地层的挑战,让火都斌如履薄冰,异常谨慎。一旦判断出现偏差,就会造成塌孔,危及人员设备安全。

  21号和29号槽段的钻进,无比艰难。进度僵持之际,项目团队沉下心来,调集三管岩心钻钻进取芯,反复比对地质勘测图纸,发现了难点所在。这段平均深度超过80米的槽段,14米处胶结岩拦路,20~60米处花岗岩挡道,直到60米以下才是砂砾石层。

  严谨讨论后,项目团队决定,对花岗岩部分采用预爆破处理。“槽孔的安全问题是最担心的。当爆破成功后,我也松了口气。”说起第一次爆破的经历,火都斌记忆犹新。截至目前,项目团队成功在泥浆下爆破18次,无一例失败。

  随着经验累积,施工进度大大加快。加重冲击钻钻头、抓斗重锤和双轮铣轮番上阵,“三钻两铣”法、泥浆下爆破密切配合,各类技术难题逐渐迎刃而解,为工程质量和节点目标提供着坚实而有力的保障。

  2020年7月,历时近40小时,孔深155.8米的46号槽段成功浇筑,青海省第一深墙就此诞生,全体参建者为之激动万分。高昂的士气激发着强大的斗志,项目团队创下了2020年全年月浇筑8个120米以上槽段的好成绩。

  劈波斩浪,映照使命初心

  水电基础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样体现在下设钢筋笼这个环节。

  那棱格勒河水利工程防渗墙为永久性建筑。按设计要求,防渗墙60米以上需下设钢筋笼,以保证防渗墙的稳定性。

  钢筋笼呈长方体,宽6.6米、厚0.8米,钢筋套筒连接而成。将60米的钢筋笼整体放入槽孔内,对槽孔的孔斜率要求非常高。但凡槽孔歪斜或探头石清理不干净,都会导致钢筋笼无法下设。

  “为了保证钢筋笼的顺利下设,我们自行加工特殊方钻,去给槽孔找平。”火都斌说。方钻由平底钻四周加焊钢板改造而成,造孔完成后,用方钻重新打磨槽孔,以确保成槽质量符合钢筋笼严苛的下设要求。

  截至目前,项目团队下设钢筋笼全部成功,最大笼体达到58.7米。

  作为民生工程,那棱格勒河水利工程将有效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更要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考察时强调,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要“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高度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把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项目全体职工认真学习生态文明理念和知识,积极参与节能、减排、降碳工作。

  针对造孔产生的废浆,项目团队制定了严格的处理措施。先沉淀,上部浆液抽回浆站,循环使用;下部废渣运送至弃渣场,晾晒后统一处理;购置一体化污水处理器,将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道路洒水、绿化用水。避免污染土地的同时,杜绝了水资源浪费。

  狂沙漫际卷金戈,银妆百里裹山河。那棱格勒河水利工程所在的戈壁滩渺无人烟,距离最近的居民聚集点近70公里。人员刚进场时,道路不通,信号中断,为了尽快开工,建设者徒步2公里,人工运输工具,千方百计筹备物资设备进场。

  优质履约,严谨负责,是无声的旗帜。青海省水利厅、海西州等多位领导先后到工地视察调研,对中国水电基础局雄厚的技术实力、现场文明施工和规范管理给予充分肯定,称赞他们“竖起了一面标杆”。

  初心化作坚定意志,使命铸成挺拔身影。项目部负责人表示,项目部将抓严抓牢每项工作,用无畏精神诠释水利人的责任担当,用行动回报青海人民的信任,迎难而上,向着今年9月底全面完成防渗墙施工任务的目标全力冲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1年8月6日

作者:高洁 高婷婷 火都斌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青海首批幸福河湖名单公布

青海:全链条项目扶持助力移民群众增收

青海首座堆石混凝土重力坝下闸蓄水

候鸟越冬“补给站”

青海首个地方水利PPP项目浩门水库下闸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