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宁夏

宁夏西干渠:“六项机制”融合 幸福渠水畅流

发表时间:2024-07-03

  记者 孟砚岷

  仲夏,黄河水沿着西干渠奔腾向前,浇灌着贺兰山下如画沃野

  当前,正值灌溉用水高峰期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干渠管理处从容有序将渠道巡护检查工作与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六项机制”建设深度融合,为安全行水保障灌溉增添了“底气”。 

水闸清单式检查

  源头管控风险管控心里有数

  西干渠是宁夏青铜峡河西灌区地理位置最高的一条新干渠,全长112.7公里,不仅是109万亩农田的输水命脉,还肩负着贺兰山沿线防汛抗洪安全重任。

  从2019年2月开始,西干渠管理处对西干渠进行了扩整改造,在渠道及渠系设施建设、泵站和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方面有了质的提升。但无侧重点的日常巡护模式,难以高质量完成渠道工程巡查任务。

  在自治区水利厅的指导下,2023年 10月,西干渠管理处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业务科室和基层单位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辨识渠道 112.7公里,判定较大风险59.5公里,一般风险53.2公里;辨识建筑物 234座,判定重大风险 10座,较大风险17座,一般风险 137,低风险70座。将管养场所、渠道及渠系建筑物工程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色标识,并标明巡查人员巡查责任段落,可视化图表方式,直观展示了渠道工程重点巡查内容。

  西干渠管理处防汛工程科负责人说:“通过绘制四色安全风险管控空间分布图,使安全风险一目了然,为巡查人员精准防控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动态调整渠道巡查有“准头”

  渠道日常巡护是保障灌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第四管理所渠道巡护工郝伟东和赵鹏完成每日16.7公里的渠道巡查后,来到高家闸退水闸,开展10天一次的全面“体检”“过去骑上电动车,10公里的渠道巡护,走上一个单趟至少要用2个小时隐患排查全凭大致看用手摸郝伟东介绍如今,高家闸被确定为较大安全风险建筑物对照工程管控28个指标,通过巡渠通APP逐项检查上报不仅能精准发现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

  西干渠管理结合运行期、汛期、大流量供水期、季节变化等不同时段,对渠道工程风险实施动态管理,将渠道风险分为干渠大水位大流量运行、汛期发布洪水预警、消防安全防范预警三种类别,分别设置了预警区域、预警触发条件。当预警条件触发后,渠道安全风险等级立即调整,巡查频次也随之增加,确保应对及时,提高处置效率。

  分级管控全员拧紧安全弦

  西干渠管理处将管理人员全部纳入查责任人范围,采取“日常巡护,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执行“重大风险”巡护人员一日一查,所领导七日一查,联系领导及科室十日一查;“较大风险”巡护人员、所领导十日一查,联系科室十五日一查;“一般风险”巡护人员、所领导十五日一查;“低风险”巡护人员、所领导三十日一查检查机制开展巡护工作查人员对照《渠道巡护检查制度》内容,通过“巡渠通”APP上报并限期处置

  宁夏西干渠属于引黄自流灌区,安全供水是保障灌溉的前提。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六项机制”正在成为宁夏西干渠管理处提升风险管控能力防范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有力抓手。管理处总工夏亚平说:巡查结合,以查为主的管理模式精准、直接发现事故隐患实现全面全员全程,确保一渠黄河水解渴银川平原。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4年7月3日

作者:孟砚岷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