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宁夏

宁夏青铜峡市唐徕闸国家水利风景区 水韵独具的塞上江南风光

发表时间:2022-02-22
  □记者 孟砚岷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唐徕闸水利风景区是2004年水利部命名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毗邻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与青铜峡市黄河大峡谷风景区相望,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渠首管理处(以下简称“管理处”)负责管理。景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全国节水示范基地”,被宁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设为“教学实习基地”,被宁夏回族自治区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自治区党校和吴忠市党校教学点,2021年被自治区列为党史学习教育参观点。 

  景区占地面积1400余亩,依托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唐徕闸、汉惠闸、潜坝闸等引黄灌溉古渠道及水工程为主体建成。景区沟渠交错,林木葱茏,既有大漠孤烟直的雄浑,又有塞上江南的水色风光。景区内的引灌排体系浇灌着宁夏的精华地带,水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景区包括宁夏青铜峡引黄灌区十大干渠渠首引水工程、宁夏水系电子沙盘展厅、唐代“镇河牛”、明代石狮、清朝通智碑、黄河水车、石碾龙雕塑、农耕文化展示园等项目,集古渠风貌、灌溉工程遗产、水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展示了勤劳、智慧的宁夏人民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的历史成就和水文化积淀,呈现出风景秀丽、稻菽渔歌、水韵独具的塞上江南田园风光。景区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崇尚自然,多元融合”的原则,依据水利游览观光、水文化主题展示、水文化观摩接待、节水宣传教育、灌区农耕文化展示、水文化与水工程有机融合等“六区一体”规划,整体提升了景区水文化的观赏性、多元性和融合性,实现了水利工程个性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融合发展。 

  管理处坚持以丰富唐徕闸水利景区水文化内涵为抓手,抓好水利风光与人文景观和水利文化元素“三个融合”:沿河西总干渠古渠道两岸建成了黄河水车、石碾青龙雕塑等景观设施;突出灌区农耕文化,收集石碾石磨、风箱、木车等具有引黄古灌区典型农耕文化特色元素的器具,建成了引黄灌区农耕文化园,通过展示引黄古灌区农耕文化使唐徕闸水利风景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厚植水利文化积淀,注重深入挖掘景区水文化资源,在景区设置风景区标识、古干渠标牌、黄河石刻及古渠首名称石碑,打造引黄古灌区十大古老干渠水利文化宣传长廊,展示了历代治水名人在宁夏的治水功绩和青铜峡灌区十大古老干渠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管理处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力度,补齐景区基础设施短板。管理处紧盯灌区水利发展机遇,坚持以水利工程项目改造实施促景区提升。一是积极争取水利生态建设、灌区节水改造、水利生态旅游开发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改造一号退水闸、汉惠进水闸、潜坝及西干渠进水闸等一批骨干水利工程设施,逐步夯实了景区的基础设施。二是实施唐徕闸、潜坝渠道水生态整治提升行动,争取河西总干渠水源地清洁型流域治理和潜坝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拆除项目区泵站4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5公顷,充分利用原有树木合理规划,移植补栽了金叶榆、红叶小檗、松树等,做到景区环境春季有花、夏季有水、秋色宜人、冬季长青,有效提升了景区整体形象和品位。三是积极争取项目和投资,努力提升景区水工程与水文化融合品位,实施三闸、唐正闸维修加固改造项目,修缮了景区通智碑亭、接水亭、古柳亭和景区道路,建成以汉惠干渠进水闸为中心的古渠道风光游览、水域休闲区。 

  为使景区取得长足发展,管理处主动加强同属地青铜峡市对接,依托引黄古灌区成功申遗“金名片”不断增强唐徕闸水利风景区的品牌优势。一是将景区纳入当地旅游发展规划,“宁夏青铜峡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古渠首重要遗产保护管理和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重点国家文化公园26个项目之一,总投资2588万元。二是争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宁夏青铜峡灌区续建配套项目投资2384万元,对河西总干渠1.5公里渠道实施生态治理,目前正在实施。三是组织编写了《唐徕闸水利风景区水文化建设提升改造工程实施方案》《渠首管理处大坝所节水基地建设提升工程项目方案》。四是积极争取属地全域旅游示范市配套建设,配合青铜峡市交通局实施小坝城区至唐徕闸汉惠干渠右岸11.6公里渠堤水文化旅游观光线建设,建设标准化渠堤19.6公里,宜林渠堤植树1.5万余棵,初步建成了林水相依、长堤尽翠的美丽画卷。五是主动融入属地“黄河岸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旅游“三张名片”规划,先后吸引属地政府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在景区大清渠两侧建设休闲观光带,在汉惠闸下左岸建设民俗风情和健身漫步区。景区渠道岸直水清,周边居民自觉爱水护水,满满的乡愁情怀为景区发展增加了新动能。 

  管理处加强景区管理,完善制度,建立景区运行长效机制。建立了“管理所+运维公司+当地政府”的运维机制,即以管理单位为主体做好景区内水工程、设施的管理和参观人员的接待讲解;购买市场服务为辅助,负责绿化的修剪维护和景区设施的修缮保养;当地政府大坝镇及韦桥村积极参与配合,负责该村范围内道路及设施维护的运行管理机制。管理处积极筹措保障景区维护费用,将景区的运行费用纳入有关预算,绿化运维公司所需费用从每年的岁修工程费用中予以列支。管理处严格落实《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条例》,将景区边界范围划分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条例及渠道确权划界和属地空间廊道规划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加强景区日常卫生清扫、花卉修剪、树木管护和综合管理等工作,做到了制度健全、机制完备、运行有序、管理高效。 

  景区建设高位推进了灌域青铜峡市乡村振兴,提升了青铜峡全域旅游的水文化品牌,让游人打卡千年水文化与现代水文明的经典融合而流连忘返。大坝镇韦桥村、青铜峡镇余桥村依托宁夏引黄古灌区和唐徕闸水利风景区推出精品乡村旅游,韦桥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有效助推了青铜峡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当地政府依托唐徕闸水利风景区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了韦桥村“汉唐古渠第一村”乡村游品牌,景区为助力属地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增添了新动能。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2月22日

作者:孟砚岷
见习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宁夏引黄灌区春灌工作圆满完成

以劳动唱响“青春之歌”

宁夏:全力打好新增国债水利项目建设“大会战”

宁夏唐徕渠:守渠护水保春灌

走进校园讲述宁夏引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