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新生 泽惠民生
——江西鹰潭全力推进梅园水闸拆除重建工程建设
□记者 朱燕红
最近,一位名叫“鹰潭路边哥”的网友用视频记录了鹰潭市月湖区梅园水闸除险施工现场。视频一经发出,很多人私信他问进展、问情况。梅园水闸拆除重建工程为何能引起当地群众如此高的关注度?记者深入工程建设一线,一探究竟。
缘起:补齐防洪能力短板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信江和童家河的交汇处,工人们正在施工的就是原来的童家河泄洪桥涵,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正对面右岸山体上的那个洞,是我们人为开凿的一个导流洞,当时这里还有一个四孔桥,一起用来泄洪。”鹰潭市月湖区水利局局长汪卫强讲起了梅园水闸的“前世”。
老梅园水闸坐落在信江支流童家河出口上游600米窄口出,1978年为解决童家镇化溪、大塘、官山村大面积农田长期受内涝困扰而修建,是一座具有防洪、排涝、灌溉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闸,保护堤内人口近1.15万人以及月湖新城、城际交通干线鹰雄大道、浙赣铁路、320国道等重要交通路线,同时承担下游1500多亩农田灌溉蓄水任务。
“受当年技术及资金的制约,闸址选在童家河较窄处,加之年久失修,梅园水闸闸墩、启闭平台等结构普遍老化、剥蚀严重,局部露石、露筋、破损严重,导致行洪不畅,区域百姓的安全、铁路的安全以及农田安全都无法保障。”鹰潭市水利局副局长黄任发介绍。
根据《水闸安全鉴定规定》和水利部《水闸安全鉴定管理办法》,梅园水闸于2008年、2022年分别接受了水闸安全鉴定,鉴定结果均认为梅园水闸属四类闸(病险水闸),建议尽快拆除重建。
困局,亟须破局。月湖区科学谋划,积极抢抓国债项目机遇,于2023年秋顺利争取到中央国债资金4500万元,通过省级补助、地方自筹等方式筹集梅园水闸拆除重建项目资金合计6451万元,拟对拦河闸及其上部结构等进行拆除重建并配备相应闸门及启闭设备,以及按规范要求增设和完善水闸的安全监测设施、自动化控制设施、标准化管理设施等。
至此,一个水闸的“今生”拉开了序幕。
落实:全力推进项目实施
2024年5月29日,月湖区梅园水闸拆除重建工程现场一片欢腾,随着一声“开工”,梅园水闸工程正式开建了。
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支持的地方性重点水利项目,梅园水闸拆除重建工程受到参建各方的高度重视。
工程施工现场 汪卫强 摄
抢进度、抓质量、保安全。在安全把控上,项目组委派专职及兼职安全员驻场,安全员每日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每日班前对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交底。在质量上,严格把控进场建筑材料,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全方位控制。
“这个项目建设工期12个月,按照计划要求2025年5月底前完工。时间紧、任务重,还有汛期、极端天气等方面的影响。”青岛水总工程有限公司劳务班组组长王先光介绍,当前最难的就是高温,除了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防暑降温的人文关怀之外,必须有针对性地优化施工格局。“温度太高,大体积浇筑混凝土就不行。我们抢抓早晚低于30度的时候,错峰错温施工。”王先光说。
顺着王先光的介绍,记者看到施工场地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在场地比较开阔的地方,工人们麻利地整理好钢材后,吊机立刻将钢材下放到河道的施工场地上,再由工人们绑扎;在绑扎好后的施工面上,另外几个工人接续进行模板制作,一道工序接着一道工序,有条不紊,全速推进。
成效:堤固岸绿民心安
目前,工程已完成水闸底板浇筑以及主闸墩钢筋捆扎、闸门等金属结构定制及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采购等,新梅园水闸的面貌逐渐清晰。
“新的分水闸建成后,新、老童家河将实现连通,不仅沿河1.5万亩农田将得到有效灌溉保障,还新增2千亩的灌溉面积,童家河水系水资源分配和调节得到更好的优化。”汪卫强笑着说,“童家河右堤防洪压力过大、老梅园闸带病运行以及老梅园桥涵壅水碍洪等问题也将得到系统解决,区域内防洪能力大大跃升。”
“我家就在下游的官山村,希望这个工程早日建好,汛期家里不受淹,旱时庄稼也能有水灌。”在工程项目务工的吴木根十分期待。
与新时代乡村振兴同步,新梅园水闸外观设计在满足水利工程专业要求下,充分融合近旁沁庐道苑宾馆的建筑风格和童家联圩游行步道景观特色,着力打造一条“四季有花、天天亲水”的游步道,为月湖增添一道彰显水利特色的城乡融合新景观。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4年9月24日
作者:朱燕红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