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场秋点兵比武正当时
——江苏省水利系统水质监测技能竞赛圆满举办
六价铬测定 缪宜江/摄
现场采样 缪宜江/摄
宿迁、徐州水环境分中心l联合开展实验室间比对监测工作 缪宜江/摄
中国水利网站讯(通讯员 陆叶 记者 程瀛)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南水北调一周年之际,日前,由省水利厅、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省水文局承办的“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全省水利系统水质监测技能竞赛圆满完成。
自8月印发竞赛通知,9月23-27日举办预赛,再到10月26-28日开展决赛,本次竞赛的圆满举办,全面检阅了我省水质监测岗位练兵活动的成果,激发了全体水质监测人员苦练基本功、干事创业的热情,推动了水利行业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
备赛:有力有序公正权威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发出组织开展2021年全省“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通知。省水利厅紧贴水质监测岗位技术练兵需求,与省总工会联合举办全省水利系统水质监测技能竞赛。
赛事组织过程,全流程、各环节均做到科学、严谨、公正。预、决赛理论考核均采用组卷模式,由系统外专家独立出具多套试卷,在纪检人员的全程监督下,于比赛前一天由专人从中抽取试题组合成AB两套试卷。预赛操作考核所需盲样,委托第三方机构配制,由其他专业机构出具盲样测定报告。决赛操作考核所需标样,均向国家认定机构统一采购,在纪检部门全程监督下接收和分发,12名裁判均邀请流域机构、生态环境部门、邻近省市水文部门业内专家担任,确保竞赛客观、公正、权威。
比拼:稳扎稳打技术精湛
竞赛通知在全省水利系统一经下发,就像是一道动员令。各单位广泛宣传发动,积极组织备赛,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能集训和岗位练兵,做好“平战结合”的业务技能考核,科学选拔参赛选手,省水利系统“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日益浓厚。
辛勤磨一剑,一朝试锋芒。在10月26-28日为期3天的决赛中,选手们在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两个环节同场竞技、各展风采。
《水法》如何为水管理提供法律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监测规范》对水质检测提出了哪些技术要求?理论考试环节,在限定的120分钟内,通过填空、选择、判断、计算等四大类共132道题,重点考核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监测理论、操作要求、数据处理、实验室管理、化学品安全等方面,内容丰富、体量庞大、涉及面广,选手们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到了全面检验。
与理论考试相比,操作技能考核环节,是一次实战能力的检阅。现场采样,是水质监测的必备基础技能,实地考核选手采集样品的代表性、采样流程的规范性;六价铬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测定两个项目,是水质监测最具代表性的检测技能,精准考核了选手使用仪器设备和对容量分析方法的熟练程度。
配置溶液、完成标定、显色比色、计算偏差、完成实验、比较评分、填写记录……水质化验现场安静而有序,选手们专注而娴熟地开展每一步操作,顺利完成竞赛项目。
匠心:越赛越勇再攀高峰
去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都水利枢纽,关切询问南水北调供水的水质标准、东线通水以来水质的变化情况,全省水利系统谨记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改革攻坚、奋力开拓创新,生态河湖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良好开局。
当前,江苏水质监测站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水平快速提升,监测技术应用不断发展,监测服务领域不断拓展,质量管理工作持续强化,在服务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去年,江苏完成地下水能力扩项后,已经实现了全省范围内覆盖地表水109项、地下水90项参数检测能力的新突破,实验室检测能力走在全国前列。
江苏的河湖有多长,水质的战线就有多长。从水利发展的新要求来看,各项涉水事务对水质监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提供更加公正公平、准确及时的水量水质信息,还需要提供更加广泛精细、科学可靠的水生态监测分析成果。从人民亲水的新诉求来看,水质监测工作为幸福河湖打造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保障。
水质监测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大力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对实现我省水利“十四五”发展战略目标和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在本次竞赛中,来自江苏水源公司、全省13个水文分局的20名选手通过层层考验进入决赛。经过紧张角逐,10名选手脱颖而出,分获一、二、三等奖,徐州、淮安、常州水文分局等3个单位获组织奖。
秋风正劲好扬帆,砥砺奋进再起航。本次竞赛的顺利举办,鼓舞全省水利系统水质监测队伍,勇攀技术高峰,将我省水质监测技术能力水平推向新高度;激励更多专业技能人才,传承工匠精神,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水利现代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1年11月8日
作者:陆叶 程瀛
责任编辑:邓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