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黑龙江

黑龙江佳木斯市:改善河湖面貌 促进水旅融合

发表时间:2025-09-04

松花江佳木斯段 佳木斯市水务局供图

  □本报通讯员 王月璇

  9月的松花江畔,嬉戏的孩童、晨练的老人与十里江滩的葱茏草木相映成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徐徐展开。

  从2019年打造东北地区唯一一条国家级示范河湖,到2023年建成省级“五星级”幸福河湖,再到2025年佳木斯沿江公园全面完成升级改造,这条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百姓的母亲河,旧貌换新颜。如今,佳木斯市以承办黑龙江省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依托河湖与旅游资源,深化水旅融合,不断释放产业新动能。

  碧水润城:治河护绿绘生态底色

  松花江的“新生”始于水生态治理。2017年,3000余名河段长上岗履职,市县联动、部门协同,两年多的时间里,清理79处非法废弃砂场,拆除560余处违建鱼馆、度假村,搬迁龙佳船厂,清除400余个夜市摊位,整治38条私设围堤。

  在2019年的示范河湖建设中,佳木斯市修复南岸滩地20公顷、植被22公顷、湿地9公顷。

  2022年,在引松花江水入城的基础上,佳木斯市统筹5.39亿元,完成四丰山水库除险加固、英格吐河治理等工程,治理57座历史遗留矿山,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获省级验收第一名。这一系列举措推动松花江佳木斯干流水功能区达标率提升,国家监测断面水质持续改善。

  2025年,佳木斯市统筹开展“清河净湖”行动、冬春季水环境质量保障专项行动,推动整改解决河湖库“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184个,推动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水岸焕新:筑景赋能展滨水风情

  松花江佳木斯段十里沿江景观带串联“红色记忆、三江史话、时代印记、垦荒岁月、黑土灵韵”五大主题区域,宛如江畔“露天课堂”,写下城市与水共生的浪漫注脚。

  冬季“冰雪旅游节”、夏季“喊江节”让江畔四季有景、时时热闹。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旅游综合收入均得到提升。

  各县(市、区)交出亮眼答卷。抚远市三江自然生态馆凭借760立方米巨型环幕隧道水生态展缸和“三江汇流”全息影像,开馆即吸引3万余人次参观游览;同江市完成29个文旅项目提档升级,联动三江口、湿地公园等涉水景区开发六大主题线路,灯光秀、水上舞台让“亲水”体验兼具观赏性与互动性……

  文旅融合:以水为媒添发展动能

  当清澈江水遇上多元文旅业态,佳木斯市不断释放生态红利。市水务局联合市文旅局推出9条水旅融合精品线路,涵盖生态观光、水文化体验、水情教育研学等主题,公布8条水旅融合示范河湖,支持建设亲水露营活动区15个。全市水文化场馆累计接待游客24万人次,实现“看水”变“懂水”“游河”变“学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亲水需求。

  节会与产业联动让效益倍增。旅游发展大会期间,汤原县深化“河湖+旅游”融合项目和产业发展,大峡谷漂流景区带动增收1500万元。抚远市上半年接待游客97万人、旅游收入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2%,口岸出入境人员增长22%、货运量激增448%,水旅融合“乘数效应”持续释放。

  从“乱滩涂”到“幸福河”,从“生态美”到“产业兴”,佳木斯市用8年时间完成河湖治理的幸福蝶变。今年,佳木斯以市总河湖长第3号令形式印发《佳木斯市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在建成22条幸福河湖的基础上,为幸福河湖建设绘就清晰蓝图。未来,这座城将继续以水为媒,串联生态、文化与经济,让幸福河湖画卷在华夏东极延展,书写更多生态惠民、富民的新故事。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9月4日 

责任编辑:孟京 校对:王瑜 周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