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黑龙江

黑龙江穆棱市:治理侵蚀沟 守好黑土地

发表时间:2024-01-18

侵蚀沟治理现场 本报通讯员 严瑾 供图

  □本报通讯员 严瑾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保护并利用好黑土地意义重大。穆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素有“九山半水半平川”之称,区域面积6187平方公里,属于低山丘陵土石山区。如今穆棱市山峦重叠,森林苍郁,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沟壑纵横,主要以坡耕地中的发展沟为主,水土流失面积达244万亩,是黑龙江省水土流失重点县市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穆棱市逐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水保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改坡地为梯地,等高耕作,效果不明显,工作进展缓慢。近年来,随着穆棱市设点专项治理,从下城子仁里小流域治理、站北沟小流域治理,到盘道沟小流域治理、西崴子小流域治理,水保工作初见成效。 

  从一道道坡式梯田、地梗,再到压谷坊、截水沟、鱼鳞坑,穆棱市水土保持工作人员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技术,逐步搭建起完整的防护体系,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治坡治沟”道路,从而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 

  沟坡一体化水土保持治理 

  穆棱市耕地大多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坡地,侵蚀沟对于耕地的破坏很严重,一下雨,黑土就容易被冲走,耕地的质量和数量均受到严重影响。 

  从传统的小流域治理再到典型的坡耕地治理,穆棱市采取向上争取、县级自筹等多种途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长效投入机制,确保治理持续发力,把全市生态治理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穆棱市连续十七年组织开展全民水保大会战,成为了水土流失治理领域的一大名片,形成了“水保参谋、政府决策、全民参战、共建生态”的水土保持工作新格局。 

  坚持技术标准,是穆棱市探索治理措施的新路径。穆棱市耕地多沿山开垦,坡度较大,降水集中。穆棱市曾尝试采用单梗植物带防治技术,但沿坡向凹形地貌容易在暴雨时形成汇水,形成新的侵蚀沟,且土层薄,不适合修筑梯田,未能达到防治效果。在多年治理中,穆棱市探索出了一项适合穆棱市坡耕地治理且行之有效的新措施——复式地埂技术。 

  复式地埂技术,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于一身,采用双梗带辅以地梗植物带构架防治体系,暴雨季节时能将等高垄难以拦蓄的地表径流经植物带后分段流入排水沟。这项技术将坡面与侵蚀沟道治理有机结合,实现沟坡一体化水土保持治理,在2018年被授予大禹奖三等奖。目前,水土保持复式地梗技术在穆棱市应用面积比例已超过50%,具有非常好的保水保土、农业、经济效益。该技术破解了东北黑土区陡坡水土流失治理的技术难题,开创了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的新篇章。 

  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从传统的小流域治理再到坡耕地治理,再到侵蚀沟治理,由坡到沟的治理措施使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有效缓解。截至2019年年底,穆棱市已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2.2万亩,占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的66.2%,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 

  2022年,《黑龙江省侵蚀沟治理专项行动方案》以河湖长6号令正式印发。穆棱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纳入河长制工作考核中,组建侵蚀沟治理工作专班,专项推进,集中攻坚;同时,市河长办印发了《穆棱市侵蚀沟治理专项行动方案》,保证工作的稳步推进,已完成144条侵蚀沟治理任务。2023年,穆棱市治理大中型侵蚀沟92条,圆满完成任务。 

  按照“一沟一设计”的原则,穆棱市的侵蚀沟治理工程设计,主要通过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的有机结合,从沟头布设格宾石笼跌水或雷诺护垫沟头防护措施,到沟底和两侧沟顶营造防护林,建立了从上游到下游的完整防御体系,减少了水土流失造成的耕地切割情况,有效地遏制了侵蚀沟的威胁,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2024年,穆棱市计划治理侵蚀沟1000条。通过创新侵蚀沟治理方法,科学谋划和安排后续的侵蚀沟治理工作,提升侵蚀沟治理建设和管理水平,保障侵蚀沟治理取得切实成效。穆棱市将总结“高坡度地区”特色工程建设经验,保护好穆棱黑土资源,从而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1月18日

作者:严瑾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建立村级—市级河长“直通车”机制

黑龙江鹤岗市水务局:开展技能培训 建设过硬队伍

河湖润古城

黑龙江侵蚀沟治理项目全面开工

开闸放水保春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