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湖北

现代气息,悄然洋溢在三峡深处

发表时间:2025-09-05

在湖北省秭归县脐橙产业综合物流中心,商户正在对着手机直播分拣橙子。 本报记者 李先明

  □本报采访组

  汽车在一栋漂亮的楼房前停下,年轻的女主人带着记者穿过简约的大厅,乘坐电梯进入七层客房。推开房门的瞬间,三峡大坝豁然呈现在眼前。近处是崭新的柏油马路和宽敞的广场,大山深处的村庄尽显清新秀丽模样。

  女主人叫韩子晨,她告诉记者,这里是湖北宜昌夷陵区中堡村,是她丈夫颜超的老家。因为发现中堡村这几年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他们决定回乡创业。这些变化得益于三峡后续工作项目的支撑。

  美丽乡村的诗意栖居

  韩子晨和颜超坐在客房的阳台上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之前我们在外工作,去年回村开的民宿。对于游客来说,每间房都能看到不同角度的三峡大坝,是我们最大的卖点。”“90后”的颜超说。

  2022年,在三峡后续工作项目2500余万元资金支持下,三斗坪镇中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开工建设。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让中堡村越来越美,也夯实了文旅发展的基础。

  韩子晨是位“00后”,也是民宿经营者。她告诉记者,他们的民宿有15个房间,大坝泄洪时,房间单价高达1000元。2024年,民宿营业额超100万元。

  “我们对未来很有信心。当时同房主签了15年的合同,就是因为看好库区发展。”颜超说,他们小两口还想扩大规模,再开一家民宿。

  汽车沿山路攀爬,记者来到秭归县茅坪镇长岭村,在一个半山腰的驿站停下。走过圆形水池点缀的小广场,记者爬上三层小楼,在楼顶的观景平台上眺望,茶树层层叠叠,绿意满眼。

  “现在这里是秭归城区的后花园,只要天气好,就有很多人来玩。”长岭村村民文习月说,今年,她在村里开了一家民宿。

  长岭村现有11家民宿,都是今年5月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项目完工后开起来的,如雨后春笋一般。

  在三峡后续工作项目资金支持下,秭归县长岭、银杏沱、松树坳三个村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涉及投资5200余万元,拓宽道路,新修平台,翻修房屋,铺设栈道,开展一系列建设。

  谈到工程完工前后的变化,文习月说:“简直是‘脱胎换骨’。以前下雨天土路十分泥泞,汽车上了防滑链都不敢走,只能靠人推。现在路好了,配套好了,我们也能吃上‘旅游饭’了。”

  “村里的发展条件比之前好多了。”长岭村村干部向应成笑着向记者展示了一条“文旅秭归”微信公众号推出的视频:夜幕降临,驿站广场上的霓虹灯照亮大山,年轻人排队拍照打卡。

  从中堡村“推窗见大坝”的民宿到长岭村霓虹闪烁的驿站广场,三峡库区的发展不只是道路拓宽、房屋改造的硬件升级,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表达,是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活力迸发。

  居住环境提升改造不落一户

  橙白相间的一排排楼房,配色统一的装饰墙旁有一整排快递柜。白线勾画的停车位上停了不少小轿车。楼房围成的公共空间里,枝繁叶茂的绿树、线条简约的照明灯、图文并茂的宣传栏十分协调。有些老人正在使用各类体育设施休闲健身,有些老人坐在造型考究的廊亭下聊天纳凉。

  8月27日,记者来到位于秭归县城区的织布厂小区,无论是小区环境还是人们的穿衣打扮,都让从北京来的记者有一种置身首都某个小区的错觉。

  78岁的居民卢发久告诉记者,一年多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每逢下雨就“屋顶漏水、外墙渗水、地面积水”,楼道里的设施锈迹斑斑。这里有246户居民,都是30年前关闭破产企业的下岗职工,因为失去了原单位的支持,多年来,居住条件一直未能得到改善。

  2022年9月,在三峡后续工作项目资金的支持下,秭归县移民搬迁关破企业职工住宅楼居住安全改造项目开始实施,2024年4月完工。破旧掉皮的楼房外立面被重新粉刷,楼梯间安全扶手、楼栋垃圾通道和公共空间改造逐步完成,彻底解决了漏水问题,还为居民们完善了消防和安全设施。当地水利部门负责人介绍,共有38家关破企业的64栋职工住宅楼因此受益。

  “当然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一下雨(管道)就到处堵起,总有人挖来挖去地通管道,大家怨声连连。现在再也没有这种情况了,条件改善很多。能在这儿度过晚年生活,感到很幸福。”卢发久说,“党和政府没有忘了我们,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科技橙”带来的发展活力

  对着手机直播镜头,一位商户双手翻飞,熟练地将夏橙分拣装框,嘴里还不停向屏幕那头的观众介绍着果子的甜度与品相。“这是在直播卖橙呢!”商户对记者说,“今年夏橙销路不错,线上订单一直没断过。”

  8月27日,记者走进秭归县脐橙产业综合物流中心,宽敞、高大的厂房一间接着一间。工作人员介绍,当前夏橙交易正在收尾,秋橙尚未上市,物流中心正值淡季,不少厂房中没有商家。

  屋顶、围栏上悬挂、张贴的脐橙加工、快递物流、网络销售等企业的广告牌,成片被留下的白色空果框,门口快递公司的大幅招牌和一排排停车位,一些生产线仍有工人在加工产品,其中一间厂房内堆满了一筐筐夏橙,工人正在搬运、堆码……所有这些都让人不难联想到旺季时这里的繁忙景象。

  物流中心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是三峡后续工作重点支持的项目,利用专项资金5000万元,为脐橙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当地创新发展模式,将科技力量注入脐橙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

  山区地形复杂,灌溉保障难怎么办?8月27日,在秭归县郭家坝镇烟灯堡村一片果园中,工作人员正在操作间中,将农药、化肥按比例混合到灌溉水源中。这些灌溉水又通过微喷灌设施,直达果树根部,让其喝饱“营养水”。

  采摘费时费力、用工难问题如何解决?秭归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正在推广农业无人机,目前使用无人机运输的橙园已占全县的30%,大幅度提升了采摘运输效率。

  “橙”香也怕巷子深,销路怎么拓宽?依托线上交易途径,秭归脐橙销往全国。秭归县副县长张浩介绍,直播经济发展势头很好,不少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网红”来此直播带货。“通过和‘盒马’超市、蜜雪冰城、‘胖东来’等知名企业合作,我们的橙子被端上全国人民的餐桌。今年上半年,秭归脐橙已成交4800万单。”张浩说。

  “科技橙”迸发强大经济活力。“秭归有40万亩脐橙,每年能生产超100万吨橙子。”张浩说。如今,秭归脐橙年综合产值近200亿元,涌现脐橙亿元村12个,80%的村子靠此致富。

  一个个关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场景,一个个依托三峡资源实干逐梦的故事……如今的三峡库区正以蓬勃鲜活的姿态,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注脚。

  (本报采访组成员:李先明 迟诚 岳虹 杨美杰)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9月5日

作者:李先明 迟诚 岳虹 杨美杰
责任编辑:王瑜 校对:李莉 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