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河北

永定河畔,他们搭的临时“水文站”已满月

发表时间:2025-09-05

工作人员在帐篷前绘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本报通讯员 施文

  □本报记者 吕博

  8月26日晚,北京市延庆区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防汛形势陡然升级。这时,官厅水库八号公路桥下两顶白色帐篷被风雨吹得呼呼作响,这里是官厅水库管理处临时搭建的“水文站”,工作人员正在里面紧张忙碌着。

  “主要是盯水位、测流量,每小时上报1次水文数据。”官厅水库永定河库岸管理所副所长杨阳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语速急促。入汛以来,受流域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叠加影响,官厅水库水位持续上涨,永定河河道水位也持续攀升。7月26日,管理所周边道路被淹,职工们提前申请了撤离并及时转移出水文资料和设备。但撤离不代表停工,7月28日中午,杨阳和同事们在八号公路桥下用救援帐篷搭起了临时“水文站”,每天桥上桥下来回跑,为的就是实时监测上游来水。

  八号公路桥横跨在永定河天然河道上,测流则需要站在公路桥的栏杆边,人工手持电波流速仪,避开水下藏着的杂草,一点一点找水流。“桥面离水面将近20米,往下打雷达波,要是打到草上就没有数据,所以得紧盯着屏幕找到水流的反光。”杨阳蹲在桥上,身子往前探,把仪器的屏幕凑到脸前,雨水顺着他的帽檐往下滴,砸在仪器屏幕上溅出了一个个小水花。“雨太大,离远了看不清,测得不准可不行。”

  “这个断面全长差不多550米,我们标了27个点位。人员分成三组,每组负责9个点位,测完了赶紧回帐篷汇总。”帐篷里,刚测流完的组员来不及脱下雨衣,拽过小马扎坐在电脑前,输入流速数据。“最忙的时候,1个人专职报汛,剩下的全上桥测流。”杨阳指向帐篷门口的十几双雨鞋说。

  为了确保临时“水文站”正常运作,官厅水库管理处积极与当地村民沟通,在其葡萄地内为临时帐篷接通了电源,保证电脑24小时通电不关机,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我们自己带来铺盖,还有热水壶,在帐篷里办公和生活基本能对付上。”杨阳指了指帐篷里铺着防潮垫的行军床。话音未落,他已经从小马扎上站起来,抓起雨衣钻出帐篷,与同事们一起往桥上走去。

  “这帐篷已经满月了,虽然24小时守在这儿,但一想到这些数据能帮着判断汛情,就觉得值了。”杨阳说。从帐篷搭起的那一刻起,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每小时的水文数据从没断过。

  在八号公路桥上,水务人的身影还在忙碌着,他们脚踩水洼、手持仪器、精准测流,为研判水位变化提供着水文数据……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9月5日

作者:吕博
责任编辑:王瑜 校对:李莉 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