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疏勒河中心以“五项制度体系”谱写农业节水增效新篇章
□通讯员 王彦林 唐玉财
在广袤的河西走廊,疏勒河如同一条生命之脉,滋养着玉门市、瓜州县156.7万亩农田。这条甘肃省三大内陆河之一的水系,不仅是当地农业的命脉,更是生态安全的屏障。近年来,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以“五型灌区”(节水型灌区、服务型灌区、数字型灌区、生态型灌区、文化型灌区)建设为目标,落实农业节水增效科学灌溉制度体系、用水计量监测体系、农业水价政策体系、节水市场制度体系、节水技术及服务体系,推动水资源管理向节约集约转变,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生态和谐注入强劲动能。
科学灌溉:夯实节水根基,激活高效用水“动力源”
疏勒河中心坚持以工程夯实基础,以制度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利用“精打细算”。按照“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管理目标,科学谋划、布局水利工程建设,争取资金4.31亿元,实施昌马大型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改造骨干渠道24条138.4公里,改造渠系建筑物371座,斗口以上渠系水利用率从67.9%提高到71.4%,灌溉工程“筋骨”更健壮。
按照《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导细则》灌溉实测数据实测分析要求,疏勒河中心合理确定灌区实测样点,加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过程管理,抓好灌溉试验监测和用水计量工作,做好基础数据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实测分析,成果更加准确可靠。根据农作物生物学特性、需水规律等,优化制定适宜灌区实际的灌溉制度。统筹灌溉面积和作物种植结构、取水许可总量、全国内陆河区甘肃河西片区农作物生育期内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等,加强农作物生育期、春冬季非生育期地下水补给和洗盐压碱用水定额分析,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原则,科学制定用水计划,坚持以制度优化配置,实现了水资源利用“精打细算”。
精准计量:打造智慧监测,盯紧水资源“流量阀”
疏勒河中心坚持以计量促节约,以数据强监管,实现水资源“滴水归仓”。结合大中型灌区续建改造,推进计量设施更新改造建设,对现有的自动化计量设备设施进行整合升级,全灌区骨干渠道引、分水口和田间斗口渠道自动化计量监测覆盖率达95%以上,实现了流量水量智能测报、信息实时共享。加强计量设施运行管理,分类建立完善管理技术档案,规范制定设备操作、运维流程,定期校准设施设备,及时规整计量断面、率定各级渠道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确保“测得出、测得准、用得好”。推行“日对口、旬核对、季结算”的水量统计管理体系,实现了水资源用途用量全过程监管,水资源管理质效持续提升。
水价改革:创新激励机制,增强节水“内驱力”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和《甘肃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疏勒河中心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22年,疏勒河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顺利通过玉门市、瓜州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验收工作组的验收。建立农业节约用水奖励机制,制定《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农业节水奖励管理办法(试行)》,自筹资金9.9万元对2024年度农业节水成效显著的25个团体和17个个体,共42个用水户进行了农业节水资金奖励,以“真金白银”调动了各用水主体和灌区群众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农业节水的内生动力。
水权交易:盘活市场活力,提升资源“新价值”
疏勒河中心以区域可用水量和灌区用水权为基础,制定流域水资源“丰增枯减”动态调度方案,不断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地区间、行业间、用水户间等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截至2025年6月,通过水权交易平台累计完成水权交易497宗,交易水量9928万立方米,交易金额698.87万元,有效盘活了闲置水资源,提升了水资源经济价值,缓解了不同行业用水指标紧缺的问题,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用水保障。
技术惠民:服务下沉田间,打通节水“最后一公里”
疏勒河中心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灌区“十日会”、走村入户和灌区各乡镇冬春季集中学习教育等时机,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农业节水政策、节水管理、节水技术等宣传,引导群众增强节水意识,转变灌水观念,督促指导农民用水组织(协会)和各用水单位常态化做好田间工程日常管理与维护,通畅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降低田间用水消耗,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依托斗口实时在线监测计量系统,健全落实“阳光水务”各项措施及实施标准,持续深化“互联网+水务管理”,深入推行水务公开、行风评议等措施,认真落实灌区“十日会”制度,开发推广运用“疏勒河智慧水利在线服务”程序,用水户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可实时查询水量、水费等信息,线上进行水费缴存,在让灌区群众用上“明白水”、交上了“放心钱”的同时,也让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性和节水的重要性。
从昌马峡谷到瓜州绿洲,甘肃省疏勒河中心以“五项制度体系”为笔,以创新实践为墨,绘就了一幅农业节水增效的壮美画卷。156.7万亩农田见证着从“大水漫灌”到“精雕细琢”的蜕变,疏勒河人在这片热土上用行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7月7日
作者:王彦林 唐玉财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