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峰骤至,广东东江何以波澜不惊?
□本报通讯员 黄梦灵
今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广东遭遇4轮持续强降雨。8月以来,受季风低压和台风“杨柳”双重夹击,全省降雨较常年明显偏多。在东江流域主要降雨区,平均降雨量达399.5毫米,为多年同期的2.4倍。
如此集中的强降雨极易引发流域性大洪水。但令人惊讶的是,东江干流关键控制站博罗水文站洪峰流量仅为6560立方米每秒,未达到7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编号标准。这背后,藏着怎样的奥秘?
精准预泄,为洪水预留空间
这一切,与东江防洪“定海神针”——新丰江水库的科学调度密切相关。
作为东江流域控制性防洪工程,新丰江水库控制集雨面积5734平方公里,总库容138.96亿立方米。在8月的暴雨洪水中,这座水库拦洪削峰错峰,发挥了流域“稳定器”的关键作用。
8月1日,暴雨来临前,广东省东江流域管理局未雨绸缪,组织专题会商会,果断决定通过机组满发出库的方式,提前预留防洪库容。
8月3日18时至6日12时新丰江水库出现最大入库洪峰时,水库已预泄水量1.17亿立方米,为应对第一轮洪水做足了准备。
当下游洪水从6560立方米每秒消退至4060立方米每秒时,新丰江水库抓住窗口期,于8月7日17时开闸泄洪。到8月14日11时第二个入库洪峰来临时,累计预泄水量5.3亿立方米,确保水库在台风“杨柳”暴雨期间未超汛限水位。
削峰错峰,降低城区水位
将潜在的严重洪水危机化解于无形,新丰江水库的调度是一场多方协力的科学决策。
广东省水利厅牵头抓总,水利厅主要领导多次组织专题会商;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组织流域各地市水利部门深度参与;东江流域管理局落实落细保障措施;河源市水务局组建由水务、应急管理、气象、水文和水库管理单位等组成的调度专班,每日至少会商两次,密切关注雨水情变化。
这种上下联动、滚动会商的调度机制,确保了每一项调度指令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通过精准调度,新丰江水库在此轮洪水中最大拦蓄洪量达5.87亿立方米,削减入库洪峰流量570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92%。
初步计算,通过水库调度,河源市区水位降低约4.5米,惠州城区水位降低约2米,不仅有效确保了河源城区安全,还极大减轻了惠州城区的防洪压力,同时为下游淡水河、石马河等中小河流洪水快速下泄创造了有利条件。
效益显著,防洪蓄水双赢
随着闸门缓缓闭合,新丰江水库第九次泄洪于8月17日晚9时结束。此时,新丰江水库水位降至114.19米,距离汛限水位0.81米,距离正常蓄水位116米还有6.7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基本可应对后汛期可能发生的洪水。同时,水库蓄水量达101.3亿立方米,有效蓄水量达58.23亿立方米,基本能满足连续两个枯水年供水需求,真正实现了防洪和蓄水双赢。
新丰江水库是广东水利工程调度的一个缩影。8月以来,全省303座(次)大中型水库投入调度运用,累计预泄腾库15.28亿立方米,拦蓄洪水21.91亿立方米,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拦洪削峰错峰作用,成功避免各大江河发生编号洪水,有效减轻各流域防洪压力,避免了22个(次)城镇、17.4万亩耕地受淹,避免约12万人(次)转移,取得显著防洪减灾效益。
当前广东仍处于主汛期,省水利厅将继续落实落细各项工作部署,确保安全度汛。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8月28日
责任编辑: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