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北京

北京:污水再生利用 润泽城市“绿肺”

发表时间:2025-07-04

  □本报记者 张雅丽

  盛夏,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郁郁葱葱,清澈的水流从喷灌设备喷涌而出,为高温炙烤下的绿植“解渴降温”。

  “这些滋养花木的水是经过处理后的再生水,目前绿心公园的绿化灌溉实现了再生水全覆盖。”北京市通州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在园林绿化领域持续提升再生水利用能力,助力更多城市公园加入再生水利用队列。

  公园绿地“畅饮”再生水

  放眼园内无尽的“绿毯”,一座座灰白色的“小房子”点缀其中。

  “看似不起眼的‘房子’可是内有乾坤,它们是再生水加压泵站。”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尽管绿心公园此前铺设了再生水管线,但是在用水高峰期,由于用水需求量大,缺少增压设备及储水设施,导致灌溉水压不足、水量断断续续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年通过实施再生水保障工程,绿心公园内新建了25座加压泵站,为园区再生水输配管网安上了强劲“心脏”,让公园绿地在炎炎夏日“喝饱水”。

  “园区绿地下还藏着两座地下蓄水池,总共能容纳1400多立方米的再生水。”该工作人员指着脚下说,年初完工的蓄水池采用了新技术,整个蓄水池搭建起来就像拼积木一样便捷。经过管网输送的再生水,可以暂时在蓄水池里存蓄起来,以备灌溉高峰期使用。监测数据显示,在蓄水池和加压泵站“双重加持”下,公园的再生水利用量相比之前至少增加了20%。

  与此同时,智慧化管理也为公园再生水利用注入新动力。“只需动动手指,就能一键开启加压泵站,实现远程操作灌溉系统。”该工作人员轻点手机软件,边说边现场演示,“一旦出现运行异常情况,还能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帮助我们及时处理故障。”

  “考虑到园林绿化用水的广泛性,近年来市水务部门在提升再生水使用效益上下足功夫,着力推动再生水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有效发挥再生水替代常规水资源的作用。”北京市排水管理事务中心规划建设科负责人朱晓峰表示,随着再生水输配管网的日趋完善,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园林绿地将实现再生水应用尽用。

  再生“水网”加速完善

  夏日时节,毗邻绿心公园的大运河森林公园内,各色花卉竞相绽放。水岸边、树荫下,人们或纳凉小憩,或休闲娱乐。

  在大运河(北京)再生水有限公司中控室的大屏幕上,再生水管线及水厂设备设施运行状态等实时呈现。“目前通州区共有碧水、河东、张家湾等再生水供应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搭建统一的管理中枢平台,有利于实现区域内再生水的科学调配和精细化管理。

  园林绿化是再生水利用的重点领域之一。北京市水务局污水处理与再生水管理处工作人员张祎介绍,自2013年起,北京所有新建再生水厂和升级改造的污水处理厂主要出水指标一次性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以此为基,市水务部门全力推进园林绿化领域再生水利用,推动实现污水治理、资源利用和绿化美化的有机结合,温榆河公园、东坝郊野公园、南海子公园、绿心公园等30余处公园实现绿化灌溉再生水覆盖。

  如今,再生水已成为北京市稳定的“第二水源”。2024年,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超13亿立方米,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污水化作潺潺清波,源源不断润泽城市。

  “今年我们将围绕工业生产、园林绿化、城市环卫和生态补水领域,进一步提升再生水配置利用水平。”张祎表示,北京市水务部门将持续优化再生水利用规划布局,加大污水收集处理和再生水输配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再生水的利用领域和范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7月4日

作者:张雅丽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