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从全国水利援藏工作会议传来好消息:海委援藏干部李勇被评为水利部援藏工作先进个人,受到水利部的表彰!
消息传开后,认识、了解李勇的人都为他感到高兴,认为:以李勇在援藏期间高度的责任感和出色的工作,获得表彰确实是众望所归。
李勇为什么能得到部里的表彰、领导的肯定、同事的称赞,以及西藏地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颂扬?他是怎样一个人,他在援藏期间是怎样开展工作的?
忘我工作,因为心里有着高度的责任感
李勇是海委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建管处副处长,他于2003年8月进藏,并被委以重任:担任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副总工程师、海委援藏工作组组长。肩负着水利部、海委的重托,面对着西藏人民热切的期许,李勇时刻用高度的责任感鞭策自己: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无私、忘我地努力工作,为西藏水利工程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正是因为这份高度的责任感,李勇在西藏期间,完全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开展工作,把西藏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树立起全心全意为西藏各族人民服务的思想。他认真努力而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西藏10个月中,累计7个月都在全区各地往返奔波,检查、指导水利工程建设。
参加西藏水利重点工程阿涡多水库建设是李勇在援藏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阿涡多水库,是十五期间西藏水利重点工程,投资逾亿元。六月,当别的地方正是炎炎夏天的时候,海拔4500米的阿涡多水库建设工地,却依然有雪花在飘扬,寒风刺骨,不穿冬衣无法正常生活。更艰苦的是,这里蔬菜只能一个星期才运进工地一次。高海拔、空气稀薄、严寒天气和蔬菜不足,使很多同志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甚至一些同志出现牙齿脱落的现象。在以前没有经历过的环境中,面对以前没有遇到过的困难,李勇仍坚持经常吃住在工地,发挥自己专业技术优势,为工程建设献计献策。
李勇在援藏期间,几乎没有过过节假日和双休日,一年内足迹踏遍了西藏四十多个市县,长期在海拔近五千米的水利建设工地现场办公,扎根于农牧民群众中,同他们同甘共苦,从没有任何怨言。他的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得到了西藏自治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情洒高原,源于对祖国、对人民深切的爱
李勇热爱祖国、热爱西藏,在援藏期间深入学习党中央关于西藏的方针政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了解西藏的历史与文化,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他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在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注意学习党的民族、宗教理论,自觉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对西藏人民的深情和努力学习,有力地促进了李勇在藏工作的开展。
十五期间,西藏计划投资4.8亿元,拟建3000多处工程点,解决55万人口和490万头(只、匹)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作为全区水利工程验收工作组那曲、昌都分组组长,李勇将这项与西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工程时刻放在心里,他先后驱车上万公里,历时30多天,前往昌都、那曲等地区进行验收工作,严把验收关,确保人畜饮水工程质量。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造福西藏人民,而在那源源不断输送的清水中,就有着李勇付出的辛劳。
李勇还特别注意对西藏当地年轻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指导。在藏期间,他充分利用自己专业技术特长和丰富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发挥“传、帮、带”作用,对当地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让他们通过实地工作,增长经验,增长才干。润物细无声,李勇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地为西藏水利建设做贡献,而且还通过指导,使当地年轻技术人员的水平不断提升,有利于西藏今后的水利事业发展。
李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自己对西藏人民的真情和无私忘我的工作,向水利部、海委的重托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在他身上传承着和体现出的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藏精神,更是受到了人民的高度赞赏。水利部援藏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赋予李勇,就是对他援藏工作的充分肯定。
来源:水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