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资 讯 -> 西藏水利四十载——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
 
 
“十五”以来西藏水利建设纪实


    当历史的脚步跨入21世纪,一场规模空前的治水运动便在广袤的雪域高原上拉开了序幕。高原水利人正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续写着西藏水利建设的壮丽篇章。

    (一)西藏和平解放以来,高原水利人几乎是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靠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苦干加实干,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用心血与汗水谱写了西藏水利建设的壮丽篇章。

    西藏水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全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1 年对于全区水利事业来说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中央召开的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西藏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国家水利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迅速召开了第二次水利援藏工作会议,提出了“十五”期间为西藏水利建设投入48.85 亿元资金的援藏规划。这意味着从2001 年开始,全区水利部门5年内的水利投资比西藏和平解放50年来的总投资还要多将近10个亿,而一年的投资则相当于过去10年的投资总量。为确保“十五”水利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水利部援藏会议还确定了对口援助新机制:由水利部各流域机构和部分直属单位对口援助西藏12家水利单位。

    机遇千载难逢,挑战前所未有。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水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摆在全区水利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面对历史性的机遇,西藏水利部门在感到兴奋的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既要抓住机遇,又要千方百计克服眼前的困难,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国家投资效益。首先是解决人才缺乏问题。自治区水利厅采取对援、引进、培养、招聘四项措施,按照水利部确定的对口援助机制,提出了“以人才援助为主,以带队伍为主,以项目合作为主”的受援思路。不在财和物上动脑筋,专在人才引进上做文章。各水利单位按照这一思路引进了一大批专业技术好、工作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优秀人才。其次是充分发挥水利部援藏工作组在援藏工作中的龙头作用,积极落实水利部援藏规划中的人才培训计划。水利部各司局、流域机构先后为西藏水利部门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15期,培训技术干部600余人次,有效地缓解了水利人才不足和技术水平整体偏低的问题。

    建设经验不足也是影响水利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小打小闹到大规模建设,从群众自建为主到讲程序讲规范,这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推行“三制”首先遇到的是项目法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学习。自治区水利厅专门编写了怎样当项目法人的教材,办培训班,项目开工前先对项目法人逐一进行培训,以提高项目法人的整体水平。项目法人是这样,设计、监理、施工队伍也不容乐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在用好本地建设队伍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开放建设市场,让更多有能力、有信誉的队伍进入水利建设市场。

    西藏有很多特殊的地方,但有一点不能讲特殊——那就是工程质量。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地抓工程质量是水利系统所有职工的共同理念。在人员严重不足,质量保证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西藏自治区水利厅通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来弥补方方面面的不足,工程质量方面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质量保证体系也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三)3年来,西藏水利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总体要求,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实现了历史性大跨越。一大批涉及国计民生的水利建设重点项目先后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开始发挥显著效益。水利建设有力地拉动了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据统计,3年来全区共开工建设项目229个,已建成并发挥效益的项目59个。

    “十五”以前,由于投资不足,西藏水利建设长期处于低水平、小规模的建设时期。进入“十五”以后,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客观上对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通过外部援助带队伍,另一方面通过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提高自身能力。特别是在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方面,已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质量管理实现了历史性重大突破。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加大了力度。自治区水利厅成立了质量监督站和水利水电检测中心,各地市水利局也分别成立了质量管理专门机构。经过专业培训,一支专门从事质量监督管理的队伍正在成长。
 
    “重建轻管”也是水利系统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随着已建成项目的不断增多,西藏水利在建与管的关系处理上也发生了观念上的大突破。“三分建、七分管”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自2002 年开始,在建后管理上狠下工夫,规划建设管理处专门组建了负责建后管理的队伍,水利处对现行管理体制进行全面调研,提出改革方案。2003 年明确了防洪、灌区、电站和人畜饮水工程管理试点单位。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在全区推广。

    3年来,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使西藏落后的水利基础设施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农牧区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牧民群众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拥护。特别是被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为2003 年为农牧民办的实事中的人畜饮水工程和小水电工程,在广大农牧民群众中产了极大的反响。人畜饮水工程被农牧区群众誉为“生命水”和“幸福水”工程;小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但使农牧民群众结束了祖祖辈辈靠酥油、松脂照明的历史,而且让广大农牧民群众看上了电视,改变了农牧民群众长期以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一生活方式。有了电,不少农牧民群众开始经商办厂,一些地方因电站的建设,乡镇企业得到蓬勃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张建斌 肖长伟 易云飞
  SRC-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