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水利枢纽:彰显水利人的智慧





  一走进淮安水利枢纽的办公楼大厅,记者就为墙壁上的大幅水系图所吸引,这里是南水北调东线主体工程京杭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交汇之处,约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耸立着大型泵站、节制闸、水电站、船闸、地涵等水工建筑物20多座,水系复杂可见一斑。


  淮安水利枢纽由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负责管理,管理处主任郑在洲介绍,他们还管理着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沿线和白马湖、宝应湖周边及南水北调东线第二、三梯级泵站等30多座水利工程。淮安水利枢纽是所在水系内核心的控制性工程,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及京杭运河所具有的防洪、抗旱、灌溉、排涝、航运、输水等综合性功能能否充分、有效发挥,淮安水利枢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淮安枢纽的中控室里,整齐有序地排放着大大小小的电子屏幕和机柜,全部水工建筑及设备运行状况在屏幕上清晰可见,“灌溉总渠和入海水道的防洪、排涝功能是通过淮安水利枢纽的调节来实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苏北灌溉总渠运行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西起洪泽湖边的高良涧,东至扁担港口入海。它既是淮河排洪入海的出路之一,又是引洪泽湖水发展废黄河以南地区灌溉,并实现总渠北部地区排涝、航运、发电等多种功能的河道。紧贴着苏北灌溉总渠的北侧,是淮河入海水道,与前者平行运行,形成三堤两河之势。按照高低水分排的原则,总渠以南地区的积水由总渠下泄入海,而入海水道以北的地区地势相对低洼,积水则通过水位相对偏低的入海水道一路向东,排入大海。在干旱缺水的时候,淮安枢纽则可抽引洪泽湖、长江之水,通过总渠、入海水道向沿线地区各支渠输送,以满足区内生产生活的用水需要。总渠和入海水道的防洪排涝功能此时则转变为输水灌溉,相关输水渠道中的水流方向也随着淮安枢纽泵站船闸的一开一合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日益推进,长江之水将经过淮安枢纽,继续北上,京杭运河、灌溉总渠及入海水道三条输水干道在此交汇。“三条河道在这里通过立体交叉的方式来实现南北、东西的四向调剂,且各自独立运行,水流互不干扰。”提起南水北调,郑在洲主任自豪地告诉记者,淮安水利枢纽中的淮安一、二、三站及拟建的淮安四站将承担起东线输水第二梯级泵站的输水任务,抽调长江之水沿京杭运河继续北上,淮安枢纽正以积极的态势迎接着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他们定期检查发电机组,排查故障,落实运行责任制。中控设备运行中实行全天候24小时值班,每小时要巡查一次,要将所有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记录下来并予以分析,以此来检验每台机组的运行是否正常。通过巡查,根据机组的电流电压等技术参数来检验机组的稳定性、安全可靠性、老化率。还要克服经费不足等困难,该修必修,当换则换。淮安枢纽现在每个泵站平均每年运行2000个小时,南水北调运行以后,若要满足调水需求,每个泵站每年将运行5000个小时。面对新的压力,他们将积极研究解决电力系统达到每年运行5000小时时设备的精度及安全可靠性。为保证枢纽的安全运行,他们不断提高对洪水调控管理的技术含量,以现代化的科技水平来提升枢纽工程的管理水平,增加工程管理的技术含量。辖区范围内几百公里的繁杂事务,各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正逐步取代人工,诸如集中控制、远程监视、监测、传感等现代技术均得以广泛运用。


  在淮安枢纽,记者分明感受到科学治水、人水和谐、充满智慧的现代水利已逐步成为现实。

 

本站采访组 贾志成 李先明 盛家宝 苏冠群 王慧梅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