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加剧势头基本遏制 治污任务依然艰巨紧迫

治污 东线工程倍加关注的话题




  50年的酝酿,50年的企盼。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奋斗,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明确的近期建设目标,东线工程将于2007年通水,届时输水干线全线要稳定达到三类水质标准。

  这个令人振奋的目标给人们带来希望,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压力:通水之日能不能用上清水?治污,成为东线工程倍加关注的话题。

  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是南水北调工程成败的关键,特别是东线治污问题,无疑成为世人倍加关注的焦点

  东线工程是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并在原有工程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延长输水线路,从长江下游扬州市的江都泵站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为输水干线逐级提水北送。工程主干线进入山东境内的韩庄运河,经台儿庄、万年闸、韩庄三级泵站提水入南四湖,再经湖内航道进入梁济运河、柳长河入东平湖,经东平湖分两路向黄河以北及胶东地区输水。

  尽管长江下游水量丰富,水质较好,为东线工程调水提供了优越的水源条件,但由于输水干线利用了京杭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沿途并有担当调蓄功能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现有河道与湖泊几乎占了输水渠道的90%。另外,山东省省辖淮河流域包括南四湖、沂沭河两个流域,涉及枣庄、济宁、临沂、菏泽、淄博、泰安等几个市的40多个县(市、区),流域面积47000多平方公里,又是东线工程的主要汇水区域。这种开放式的输水干线和河湖贯通的输水形式,使通过调水工程调来的长江之水与沿线的河水、洪水、湖水相互融合,无疑为保证调水水质达到应有标准增加了很大难度。

  东线治污工作不仅成为整个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成败也就成了整个南水北调工程成败的关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的责任分工,治污的责任主要在沿线省份的各级地方政府。国务院批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实施意见》之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已与江苏、山东两省签订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工作目标责任书》。然而目前距离东线一期工程的通水日期不到两年了,东线治污的状况并不乐观。江苏南水北调沿线污染物排放总量仍比较高,作为东线重要枢纽的东平湖水质也令人堪忧。据淮河水利委员会2005年7月的水质监测显示,目前南水北调东线26个控制断面水质只有9个达标。

  一面是要将东线工程建成“清水走廊”高标准要求,一面是水质污染严重的严酷现实,如此南辕北辙的矛盾集于一身,更加深了“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是南水北调工程成败的关键”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东线水污染隐患多,治理任务重,无疑成为世人倍加关注的焦点。

  江苏、山东两省抓紧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在减轻沿线工业污染的负荷、消除结构性污染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东线水污染加剧势头基本遏制

  在南水北调一期工程2007年通水之日,如何保证输水干线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水的标准,确保南水北调工程输水干线的水质安全,又要维护沿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即是难题又是挑战。

  苏鲁两省根据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抓紧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在减轻沿线工业污染的负荷,消除结构性污染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他们把推行清洁生产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项重要工作,依法取缔或关闭质量低劣、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企业,卓有成效地调整了产业结构。

  2004年,江苏省境内的淮河流域就有206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通过实施各种改造方案,共节约新鲜水600万吨,削减废水排放量480万吨,化学需氧量11660吨、悬浮物7165吨,主要污染物平均削减幅度5%至25%。到2005年3月底,省内26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中,9个已经投入运行,日处理能力达到30.75万立方米;8个已经开工建设,另外9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山东省先后关闭了所有的62家2万吨及以下造纸企业草浆生产线(其中调水沿线40家)、5万吨以下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8家草浆生产线和所有5000吨以下酒精生产线。与2000年相比,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下降了20.4%和30.7%,已基本遏制污染加剧的势头。

  截污导流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东线水质意义重大。山东抓住国家实施南水北调的机遇,集中突破南四湖、东平湖和小清河流域的水环境污染治理,要用3年时间打一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据了解,今后两年山东在已经完成14.5亿元治污资金的基础上,还将投入72.3亿元,落实工业污染源再提高治理工程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中水截蓄导工程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及生态修复工程,将调水沿线污染物排放量再削减60%。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并表示将投入49.5亿元用于南水北调的治污工程。

  国家对南水北调工程的高度重视和一定的资金投入,特别是东线治污工作的开展,无疑对沿线各地的水污染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必将加快相关地区的水污染治理进程。

  南水北调东线治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沿线各地树立大局观念,相互理解和配合。东线通水之日在即,治污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说,水污染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工程的、技术的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加以解决。

  山东省既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受惠省,又是长江水北上天津的重要枢纽。山东省副省长赵克志明确提出:“治污工作关系全局,关系长远,关系调水成败。”为此,山东省立足全局和长远,从今年开始实施两湖及省辖淮河流域“碧水行动计划”,以南四湖、东平湖综合整治为重点,从每一条河流入手,按照目标、总量、项目、投资、责任五位一体的“治、用、保”小流域综合治理思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水污染治理、污水资源化和流域生态恢复与保护并重策略,争取在2010年以前,基本解决南四湖、东平湖流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省辖淮河流域生态与环境的明显改善。

  大运河的河道是东线主要输水干线,为此江苏省将大运河船舶石油污染的整治作为东线治污工作的重点之一,结合“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工程”的开展,计划利用3年的时间,投资7.5亿元,对本省籍2.5万艘挂桨机船进行拆解和改造,从根本上解决油类污染危害。到2004年底,全省已改造和拆解挂桨机船7367艘,淘汰水泥船3050艘,仅此一项共减少废油排放量150多吨。

  上下游的共同努力和协同治污,对克服环境资源的流动性与环境行政管辖区域的相对固定性之间的矛盾,逐步消除相邻地区之间互相推诿现象,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虽然江苏、山东两省为治污做了不少工作,但与国家对南水北调干线水质要求相比,东线水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以山东段为例,从2004年的水质监测情况看,调水沿线山东段27个监测断面中,仅有2个达到Ⅳ类标准,11个达到Ⅴ类标准,南四湖、东平湖水质均值均为劣Ⅴ类,根据规划调水沿线需要在今后两年多内投入72.3亿元,进一步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60%以上。

  张基尧认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是南水北调工程成败的关键。如果调来的是一渠污水,我们就难以向受水区人民交待。治污工作既是东线工程的重点,也是东线工程的难点,既不能看到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就丧失治污信心,也不能因为治污工作有所成效,就觉得治污可以掉以轻心。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水利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层面,尤其是治污更是涉及多地区、多部门的职责和利益的调整与协调,所以要将南水北调工程建成“清水走廊”和“绿色走廊”,需要工程沿线各地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目前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遏制住了污染加剧的势头,但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的任务依然紧迫而艰巨。

    来源:中国水利报 9月1日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