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⑤ | 喝上放心水 感受幸福味
□本报记者 李海川 孟京
“24小时都有水,方便得很,水质水压都正常,用水不用愁,我们都很满意!”说起用水感受,72岁的陕西省富平县齐村镇街子村村民翟召笑得眉眼弯弯。
群众满意是工作的标尺。2015年,富平将城乡供水工程全部打包移交陕西省水务集团,组建国有独资企业富平县供水有限公司,以城区公司为管理核心,监督管理农村供水工程,形成城乡一体化统管模式。
“我们一共成立了8家分公司,按照‘公司+协会’模式,实现运营与维护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农村群众和城区群众享受到一样的水质和服务。”富平县供水公司总经理王媛介绍。她还记得,宫里镇雷村自来水通水那天,祖祖辈辈吃窖水的雷村群众,自发敲锣打鼓庆祝通水。
此前,富平县有农村供水站13个,其中近一半处于亏损状态。富平整合农村供水资源,发挥城镇供水优势,城乡互补,以城带乡,实现了“以水养水”良性发展。
街子村村口贴着富平县供水有限公司齐村分公司供水安全责任牌 记者 李海川 摄
街子村村口贴着富平县供水有限公司齐村分公司的供水安全责任牌,联系电话和职责公示上墙——供水公司承担管网建设维修、水厂管理、水质保障、社会服务;供水协会以村级选拔或供水公司任用的协管员负责村级管网的巡查、维修及水表抄读、水费收缴等。
同时,富平县通过提高供水保证率、降低管网漏损率,改善水质水量、优化水费收取方式,大大提升农村供水水费收缴率。“现在‘水商品化’理念深入人心,群众节水意识明显增强。”王媛欣慰地说。
新庄村村民正在用自来水洗菜 记者 李海川 摄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富平建成规模化水厂两座,跨镇联村集中供水工程13处,日供水能力达13万吨,规模化供水率达98.35%,破解了渭北旱塬城乡供水保障程度低的难题,构建起营收上“以好补差”、服务上“城乡均等”的供水一体化格局,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服务的良性循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取样、化验、记录……6月22日,富平县南塬水厂水质检测中心理化室,水质检测员张媛媛正在一丝不苟地进行高锰酸盐指数指标检测。
水质检测员张媛媛正在进行高锰酸盐指数指标检测 记者 孟京 摄
南塬水厂属富平县承接阎良水源供水工程,设计日供水规模2万吨。2022年5月5日,工程正式通水,实现黑河水入富平县,县城南部及新庄村、褚塬村等7个村6万多群众的幸福感再度提升。
“我们现在喝的水和西安市民喝的一样,水质相当好。”喝上黑河水的新庄村村民相秀梅乐呵呵地说。
富平县水务局总工程师陈锡伟介绍,富平积极推进县域水网建设,将立足近期、中远期规划,实施北部山区人饮、南塬北塬水厂连通、引桃曲坡水源、北部农村供水联网、引汉济渭三期配套、东庄水库富平供水等工程,逐步推进地下水压采和水源置换,为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供水保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4年6月22日
作者:李海川 孟京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