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 题 > 新闻专题 > 314重要讲话十周年 > 十年回响

扛牢责任破陇原水困

发表时间:2024-11-27
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   本报通讯员 高瑞博 供图
  □本报通讯员 石福高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保障国家水安全重要讲话10年来,甘肃省水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决扛牢责任,解决“水”难题,做好“水”文章,推动全省水利工作取得新突破、跨上新台阶。
  甘肃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理念,深入实施以“抓续建、抓配套、抓更新、抓改造,打通最后一公里”为重点的“四抓一打通”项目,着力构建“四横一纵、九河连通,多源互济、统筹调配”全域供水格局,全省水资源调配格局不断优化。引洮供水工程全线建成通水,民勤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全面建成,黄河甘肃段防洪工程全面完工,阿克塞城乡供水、景电二期提质增效等工程开工建设……2014年以来,甘肃水利全口径共完成投资1636.66亿元,年均增速8.8%,全省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153亿立方米。
  甘肃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2023年甘肃全口径用水总量115.8亿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4年分别下降45%、66%,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从2014年的0.5372提高至现在的0.5824。实施12个河西走廊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整治违法违规取水项目2.56万个。累计创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59个,创建各类节水示范载体5500多个,基本覆盖了机关单位、企业、灌区等各类用水户。加快推进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制定《甘肃省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张掖市甘州区、临夏市入选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
  甘肃先后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饮水安全有保障冲刺清零及后续行动,综合采取新建、配套、改造、升级、联网等举措,推动农村供水体系不断完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深入实施省政府为民实事农村水利惠民工程,改造提升农村供水工程54处,新建水库(池)19座,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25处,累计完成投资40.66亿元,超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创新开展星级水厂评定和水质提升专项行动,累计评定星级水厂103个,实施水质提升项目115个。建成集中供水工程7372处,千吨万人水厂387处,分散式供水工程16.7万处,供水管网总长达50万公里,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5%,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64%。
  甘肃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体系,全省两万余名河长、1181名湖长上岗履责,积极守好种好河湖“责任田”。深入推进河湖库“清四乱”(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常态化规范化,累计整治河湖乱象问题7939个。立足河湖生态禀赋,因地制宜创建省(市)级幸福河湖76处。实施水生态保护建设、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等项目,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51.31平方公里。通过有效修复水生态,疏勒河干流和支流党河“重逢”,干涸300余年的疏勒河终端湖“哈拉奇”碧波重现,石羊河下游青土湖水面面积扩大到26.7平方公里,周边旱区湿地面积达106平方公里。
  围绕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甘肃实施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13条江河主要支流184个单项治理工程,共治理河长1759公里,保护人口302.9万人、耕地193.8万亩。实施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共治理河长4306公里,保护473.84万人、341.8万亩耕地免受标准内洪水侵袭。治理重点山洪沟道70条,保障83个乡镇45.2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2023年7月,全省多地发生60年一遇旱情,甘肃组织景电、引大、引洮等重点工程满负荷不间断开展引调提水,累计向水库、水池、塘坝补水1.65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用水需求。
  甘肃坚持崇法善治,修订《甘肃省河道管理条例》等5个条例办法,出台《甘肃省水文管理办法》等13个规章制度。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明确行政权力事项,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水利项目建设,构建以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监管为主导的数字孪生水利应用体系。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11月27日  

作者:石福高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