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芸
“早8时水位1377.75米,相应库容864.00万立方米。”2月4日,奎屯河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总工程师孙建仁的对讲机响起,不禁让他想起1月18日,奎屯河引水工程将军庙水利枢纽水库的闸门缓缓落下,水库内水位逐渐上升的场景。此次下闸蓄水,标志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建的最大单体水利工程进入蓄水初期运行阶段,将有效解决奎屯河流域长期以来存在的防洪、引水安全问题,开始发挥综合效益。
“56个月,1680个日日夜夜,七师水利人40多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在全体奎河筑梦人不畏艰难的辛勤付出下,如期高质量完成了奎屯河引水工程将军庙水库建设的目标任务!”奎屯河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党委书记张记忠激动地说。
奎屯河,这条发源于天山的“母亲河”,滋养着沿岸群众,却因季节性断流和水利设施老旧,长期制约着区域发展。2015年,奎屯河引水工程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让40年的“奎河梦”照进现实。
奎屯河引水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国家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总投资40.07亿元,其中,将军庙水利枢纽水库总库容为8108万立方米,最大坝高133米。“要在高寒山区修100多米的大坝,相当于把40层楼‘种’进峡谷。”孙建仁摊开图纸,指尖划过标注着“断层带”“极寒区”的红色区域。在建设过程中,参建单位团结一致克服了疫情、移民征地、独库公路通行受限、天山峡谷地质条件恶劣、工期紧等种种困难,全体参建人员攻坚克难,管理人员科学调度,技术人员精心钻研,用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脊梁,铸就了这一伟大工程。
在项目部会议室,墙上的施工进度图定格在“下闸蓄水”的那一天。施工方总指挥、北方集团奎屯河引水工程项目经理杨开智的茶杯里泡着罗汉果——这是妻子寄来的,为了治疗他因长期指挥喊话落下的慢性咽炎。
技术攻关组办公室里,记录着奎屯河引水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先后获得的国家、自治区级科研成果20项,质量优良率由72%提升至97.3%。工作人员正聚精会神地整理相关数据,眼镜片上反射着电脑屏幕的蓝光,窗外是正在蓄水的库区。
大年初六,在这里生活了四十余年的当地牧民哈那提骑着马来到库区。他弯腰捧起水,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来:“奎屯河终于下闸蓄水了!”他似乎看到了清水奔向农田的情景,奎屯河流域垦区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