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学术研究活动在陕西汉阴举行
参加活动人员集中观看了汉阴凤堰梯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宣传片,来自全国各遗产运行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代表围绕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技术,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宝贵实践经验,并现场观摩了汉阴凤堰梯田的灌溉系统。
据介绍,目前,我国共有包括都江堰、灵渠和郑国渠三大古代水利工程在内的38处灌溉工程被成功收录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些遗产是古代灌溉工程可持续利用的典范,不仅是工程效益的传承,也是文化的记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是珍贵且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陕西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近年先后有郑国渠、龙首渠、汉中三堰、凤堰梯田等4处古水利灌溉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凤堰梯田作为中国移民文化与农耕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山地农业技术知识体系的集成,其独特的灌溉系统和农耕方式体现了古人的治水智慧和生态理念。2024年凤堰梯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2025年年初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为切实保护利用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陕西省水利厅出台了《陕西省水利遗产认定管理办法》,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和措施。水文化研究会发挥专业优势,为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安康市汉阴县积极响应,加强对凤堰梯田灌溉系统的日常监测和维护。市县人大启动《陕西凤堰梯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条例》的编制工作,为凤堰梯田的保护提供法律保障。汉阴水利部门加大对水利遗产保护修复项目的投入,积极谋划遗产水保园的建设,确保凤堰梯田的灌溉系统得到妥善保护。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3月23日
作者:刘艳芹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