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水文章” 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4-03-08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本报记者 黄一为
“‘水文章’做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中,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厅长梅钰掷地有声。
“提起水,新疆很特别。”梅钰说,新疆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单位面积含水量5.1万立方米,仅为全国的六分之一。
水资源的特点也决定了新疆治水管水的发力点。梅钰表示,这些年,新疆各族人民孜孜不倦的一件事情,就是高效、合理、科学地利用水资源,助力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梅钰还分享了两个跟水有关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高山深处的皮勒村。生活在这里的116户塔吉克族牧民,过去饮水困难,夏季到数公里外的河道取水,冬季则凿冰化雪饮用。如今,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
“这是我们家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喝上了甘甜的幸福水。”皮勒村村民对梅钰说。
梅钰介绍,2018年,当地政府投资1300万元打通了农牧区饮水“最后一公里”,解决了该村的饮水安全问题。不只是皮勒村,“十三五”以来,新疆累计投资195亿元,实施了1428个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全自治区3666个农牧村的饮水问题得到全覆盖解决和巩固提升,各族群众的吃水用水实现了放心、舒心和暖心。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奇台县。奇台县水资源匮乏,却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为新疆的粮食生产增收作出突出贡献。以该县腰站子村的实践为例,梅钰讲述了其背后“以水生金”的秘密。
在腰站子村,2.5万亩耕地完成渠道防渗化、管道化改造,通过手机线上操作就可以实现田间灌溉施肥智能化管理,让水资源得以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支撑粮食单产、总产连创新高。腰站子村还以点带面,跨区域承包土地20万亩。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到480万元,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
目前,新疆已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285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3年,新疆粮食播种面积的增量和总产增量位居全国第一。
两个“水故事”,折射出新疆不懈努力治水兴水,在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农业生产中取得的显著成效。
“委员通道”采访活动结束后,记者与梅钰取得联系,询问新疆做好“水文章”后续的故事。
“我们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系统部署,统筹做好节水、蓄水、调水、增水文章。”梅钰说,审视新疆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水资源需求,尤其要坚持把节水优先摆在首要位置,充分挖掘节水潜力,推进再生水利用。
“李国英部长在‘部长通道’上提到,我国到2035年要建成国家水网,形成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我们将按照规划加快水网建设,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梅钰说,“我们坚信,只要锚定总目标,接续奋斗,新疆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3月8日
责任编辑:陈帅 校对:王子月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