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824秒,水利人梦圆苍穹!
 
分享到:
2023-01-20
 

  □本报记者 杨晶

  小年刚过,晋西北黄土高原上,最低气温已经达到零下23摄氏度,北风呼呼地直往身体里灌。

  “真冷呀!”胡青峰不禁打了个寒战。此刻,他和同事们正屏住呼吸,紧盯着远处即将腾飞的火箭。

  “5、4、3、2、1,点火!”

  2023年1月15日11时14分,烈焰喷薄而出,巨大的轰鸣声响彻大地,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托举着“华水一号”等14颗卫星腾空而起,在湛蓝的天空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观礼平台上,人群沸腾了,欢呼声、喝彩声连成一片。

  “太棒了,我们成功了!”胡青峰难掩兴奋之情。他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华水一号”卫星研发团队成员之一。

  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是见证历史的瞬间!

  卫星正常入轨,遥测参数正常,太阳翼、天线均展开正常……从指挥中心传来消息,火箭发射后约824秒,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我第一时间给同事、家人和朋友发去了视频,分享这份喜悦。”胡青峰激动地说。火箭发射时,他举着手机拍个不停,生怕错过这个历史性时刻。

  “这颗卫星是我校与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轻小型、高分辨率、多模式光学遥感卫星,是全国首颗内陆水遥感卫星,也是‘华水星座’的首颗光学卫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术副校长刘俊国脸上满是喜悦。

  水利部高度重视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作为一所水利高等院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面临机遇与挑战。

  “我们是黄河流域唯一一所具有水利优势特色的本科院校,学校一直在积极思考和努力探索新的技术路径。”刘俊国说。

  从2020年7月专门成立研发团队,到开拓创新搞研发,再到卫星直飞九天,成功发射,华水人用实际行动让梦想之路在脚下延展。

  “‘华水一号’卫星是一颗‘天眼’,具有推扫、视频、夜光、立体等多模式成像能力,能为研究我国内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等问题提供高效的感知手段。”刘俊国说,“特别是可以从太空的视角,为全球的河湖水体进行扫描,提供全球范围内高分辨的水质、水量数据。”

  “这颗卫星最大的优势是分辨率高,可获取0.75米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胡青峰言语中透着自豪

  一阵寒风吹来,胡青峰紧了紧衣服,搓了搓手。“我们这次来的路上,大雪封路、天寒路滑,费尽了周折。我觉得这跟这颗卫星研发、发射挺像的,过程是艰辛的,但结果是振奋人心的。”

  此刻,黄土高原大雪纷飞,远处低低矮矮的山头,紧紧地连在一起。不远处的北川河静静流淌,见证着沧海桑田,见证了历史瞬间。

  从加强卫星遥感、测雨雷达等技术应用,到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2023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号角。

  “我们将持续建设‘华水星座’,推动卫星遥感与水利行业的深度交叉、融合和创新,更好地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和黄河实验室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文锴说。

  1月15日21时48分,好消息传来:“华水一号”卫星从遥远的太空传回首图。画面中,南非布隆方丹的城市街景清晰可见。

  看着照片,“华水一号”卫星发射的瞬间在记者脑海中不断浮现。那一刻,属于水利人的光荣梦想,被火箭升腾的烈焰照亮。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3年1月20日

杨晶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华水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华水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山东黄河河务局“三个全覆盖”赋能智慧黄河建设
当"智慧水利"遇到重大水利工程
中水北方:集众力谋智慧水利创新发展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