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采访手记:亲历与见证
 
分享到:
2022-10-21
 

约2500名境内外记者共同见证、记录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本报记者 马晓媛 摄

  □本报记者 马晓媛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举世瞩目,共有约2500名境内外记者前来共同见证、记录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作为代表全国水利行业的媒体记者,我能够参加如此重大的采访报道,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大会开幕当天清早,数千名记者装备齐全,齐聚人民大会堂二层媒体采访区。

  抢占最佳拍摄位置、调试架设拍摄设备、现场出镜试录制,采访区内一派紧张忙碌。

  大会正式开幕,军乐伴奏,全场高唱国歌。快门声此起彼伏。

  跟随大家的节奏一起,不停推近、拉远、切换镜头,努力捕捉每个精彩瞬间,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作为一个新闻媒体人亲历重大新闻现场的激动和责任。

  开幕会后,根据会议议程,记者们每日奔走在大会新闻中心与驻地之间。

  视频报名参加记者招待会、代表团集体采访,想方设法联系代表进行采访,及时关注浏览大会各方面信息,结合自身报道领域找选题、想策划,进行采、写、拍、录全方位融媒体报道,及时互助共享各类信息,记者们每天日程满满。

  文字报道、短视频、图文解说、视频直播,各家媒体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形成了浓烈的宣传报道氛围。

  我更注意到,会场之外,很多人都通过集体组织或自行收听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与主会场同频共振。

  广大基层水利干部职工收听报告后,激情满怀,纷纷结合自身实际说感悟、谈体会、话未来。

  河南开封第一河务局的白云鹏骞表示,将牢牢抓好工程建设管理、巡堤查险和险情抢护,助力打造安澜黄河、生态黄河、文化黄河,把黄河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湖北省丹江口市水务局程勇表示,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护好丹江口一库碧水,让丹江口库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以实际行动当好“守井人”。

  党的二十大也是世界各国加深对中国认识的绝佳窗口,不少外国记者表达了相同的感受。

  曾经参与中共十九大报道的俄通社-塔斯社记者谢里谢夫·尼古拉表示:“我在中国已经工作生活了10年,感受到了中国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便利。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的红利,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平衡且包容的增长作出很大贡献。”

  来自马里广播电视台的科纳特·蒂莫科说:“我十分关注中国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的话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全面小康,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我要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发展模式介绍给更多人,让我们国家从中国的创新发展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找出自己的脱贫之路。”

  境内记者纷纷结合自身媒体定位,进行了各种视角的尝试。四川省、重庆市两地记者结合两地代表团发言人集体采访活动,进行了记者互相采访的报道,共话发展成就,共同展望未来,相约一起加油。

  结合水利工作,我也采访到两位行业媒体记者。

  来自《中国组织人事报》的记者高阳曾在去年参加过全国水利人才工作会议,在会上了解到许多关于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在她看来,生态文明建设很多方面与水利工作息息相关,以后她也会持续关注水利人才方面的工作。

  来自《中国气象报》的记者黄彬认为,水利部门承担着护佑江河安澜的重任,气象与水利部门联动合作很紧密,相信未来两部门还会凝聚起更多合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

  用镜头捕捉瞬间,用光影记录美好,用言语描述感动。记者们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向全国广大人民展示各地区、各领域,各行各业、家家户户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绩,向世界展示可信的中国、可爱的中国、可敬的中国。

  伟大时刻,共同见证;亲历现场,永生难忘。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10月21日

  

马晓媛
责任编辑:李旸 校对:周念晨 董林玥(见习)
相关新闻
 
匠心锤炼江河间
保障施工进度 提升灌区效能
为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转发收藏!二十大报告实录中的水利工作相关要点
聚焦!振奋!全国水利干部职工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