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走进黄河文化的“时光隧道”
 
分享到:
2020-04-30
 

黄河博物馆

明代潘季驯组织编绘的《河防一览图》

油画“壶口瀑布”前毛泽东的 “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题词

从黄河源头采来的“河源之石”

 

甘肃永靖三坪出土的旋涡纹彩陶翁

  □本报特约记者 李广彦

  每去一城,我必进博物馆,品味厚重的历史,也增加自身思想的厚度。

  博物馆建筑的造型,大多含有一地一民族或某行业文化元素,黄河博物馆亦然。土黄色调,卧龙姿态,“黄河博物馆”五个大字敦实而洒脱。迈步入厅,油画上的壶口瀑布如万马奔腾向我扑来,气吞山河,让人感觉仿佛渺小得像一粒水分子、又伟大得似其中一滴水,豪情顿生,感叹敬畏,难怪李白写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毛泽东发出“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的感慨!

  黄河博物馆最初在郑州市紫荆山广场。1955年4月17日,郑州举办“治理黄河展览”,建馆日以此为记。1972年,毛泽东视察黄河20周年之际,原“治黄陈列馆”更名“黄河展览馆”,1987年6月正式定名为“黄河博物馆”。如今,老馆因建地铁整体后移,成为历史建筑,对外开放的是2012年落成的新馆。

  黄河博物馆是我国最早、也是唯一一座黄河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是“黄河巨龙的缩影”。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钱学森、韩素音等著名科学家和国际友人曾来参观,特别是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黄河博物馆后,社会掀起黄河热,参观者络绎不绝,日接待游客曾高达2000人次。

  馆内分“序厅”“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人水和谐”六个展区,600余个珍贵照片、文献及文物标本,辅之模型、录像、雕塑、三维动画等宣传方式,全面展示黄河自然概况、地域文化、治河历史、新时期治河成果等内容。循序徜徉于“九折十八弯”的黄河龙脉,阅读黄河千秋史,有种声音冲击我的心灵。这声音不是虚幻,而是感召,是习总书记“讲好黄河故事”的嘱托,华夏儿女理应关心母亲河、爱护母亲河,把黄河故事传遍四面八方。

  讲好黄河故事,先要了解黄河。黄河博物馆犹如一条时光隧道,从剑齿象牙、高氏羚羊等古生物化石,到新石器彩陶、历代文物文献……展厅气势恢宏,展品丰富生动,每件器具藏品的造型及图案,多少都印刻水文化的影子,或像波浪,或像鱼眼,或直观刚直,或曲畅婉转,蕴含着浓厚的黄河文化。甘肃永靖三坪出土的旋涡纹彩陶翁,高50厘米,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代表,红陶泥质,陶面彩绘线条,陶衣光滑亮泽,肩部两耳像黄牛角,鱼眼状旋涡与之构成形象生动的画面,通体造型优美,用笔流畅,布局严谨,尤其翁腹波浪纹络意喻黄河哺育众生万物,不愧是国家一级文物。

  “善淤、善决、善徙”是黄河的软肋,泥沙壅积使之高悬地面,成为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河流之一,也是中国改道变迁最频繁的河流,史载决口泛滥1500多次,改道26次。博物馆“千秋治河展区”,通过黄河水患、治河春秋、漕运灌溉、河神祭祀四个单元展现中国古代及近代黄河水患灾害、治理方略、治河技术及漕运灌溉发展演变。

  《河防一览图》状若一道长堤,长近20米,是我国现存最长、全景展示治黄水利工程的巨幅图卷,由明代潘季驯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组织编绘。该图与现代地图方位相反,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是研究中国水利史与治河实践,以及中国地图学发展和测绘技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郑工合龙处碑”记录了1887年黄河在郑州下汛十堡(今花园口镇石桥村)决口南泛及堵口的前因后果,堵口工程的花费占当时朝廷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史称“郑州大工”。石碑被誉为“黄河上的三绝碑”,是国家一级文物,现为镇馆之宝。

  抵御洪水的“穿孔河工砖”与普通墙砖不同,呈椭圆形,每块重约10公斤,中心圆孔穿绳易于抛修,砖上刻有“清壬寅下南造”字迹,标明这块砖生产的时间和产地,便于质量追责。时任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栗毓美主持豫鲁两省河务,主张用砖筑坝代替埽工,由此便有这一防洪抢险物资的革新。如今它静静躺在博物馆一角,见证着那段治黄历史。

  进入新时代,黄河流域迎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机遇,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恰逢其时,博物馆肩负着重要的社会教育职责。作为“河南省大、中、小学生德育基地”“郑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基地”“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随着“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战略展开,黄河博物馆如何更好地讲好黄河故事,让更多人感受黄河文化魅力,关心热爱黄河,以文物文化之力,聚文明精神之光,已是一道新的课题摆在人们面前,这也是黄河儿女、华夏子孙的期望。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4月30日

李广彦
相关新闻
 
巡河堤上践初心
蹄疾步稳,全力迎“战”
黄委确保淤地坝安全度汛
黄河2020年防御大洪水实战演练中的河南水文工作者
黄委会商2020年防御大洪水实战演练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