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我为群众办实事|安居乐业话幸福 水顺民安谱新篇
——大藤峡水利枢纽移民安置工作纪实
 
分享到:
2022-01-14
 

  走进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大成塘移民新村,一栋栋白墙灰瓦整齐有序,一条条巷道干净平整,这里倚傍湖畔,通达市区,村前碧波万顷,村中舒适温馨,邻里和谐,产业兴旺,新时代农村的生机与活力跃然眼前……

  

  这是大藤峡水利枢纽移民幸福新生活的生动写照。

  自大藤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移民安置工作有力保障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拆迁与重建,小家与大家……水利工程背后最难写的“移民”两个大字,在大藤峡这片土地上被书写得格外精彩。全面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之际,大藤峡公司结合移民工作实际,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水顺民安的和谐新篇徐徐展开。

  高峡平湖:万名百姓筑梦新家园

  “大藤峡工程建设后,村里变化大不大?”

  “大呀!”弩滩村支书对搬迁前的日子记忆犹新,“从前的路都是又窄又难走的泥巴路,家里小孩上学都成问题,现在水泥路又平又宽,交通改善了,出行更方便了……”

  村支书祖祖辈辈生活的驽滩村,物资匮乏,交通不便,多年来,当地老百姓企盼大藤峡工程早日上马,真正实现建一个工程带动一方经济,带动一个区域内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2014年11月,大藤峡工程正式开工,万名百姓终于迎来新生活的曙光。

  

  但这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2015年6月,移民安置正式启动,工程建设征地移民涉及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地级市的7个县(市、区),总投资131.02亿元,征地面积28.45万亩,14000余人需要搬离故土……

  开工初期,工程建设即面临施工准备期、筹建期、建设期“三期叠加”的严峻考验,枢纽区用地迫在眉睫,大藤峡公司积极与地方政府协商确定紧急搬迁方案,协调施工单位细化用地需求,边施工边征地,以施工促征地,全力以赴推进征地移民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水利部党组、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亲临施工现场,统筹协调解决征地移民问题。公司组织投入100多名设计、监督评估技术人员,地方政府抽调近200名干部扎根一线,建立“领导在一线、工作在一线、吃住在一线、落实在一线、考核在一线”的“五个在一线”工作机制,坚持“包宣传到底、包征拆到底、包帮扶到底、包解难到底、包安置到底”的“五个一包到底”,用担当和实干全力打好征地移民攻坚战。

  

  面对部分移民的质疑责难,他们默默承受委屈,为了满足移民利益诉求,他们秉承“不怕走破脚皮、不怕磨破嘴皮、不怕扛破肩皮、不怕饿破肚皮、不怕撕破脸皮”的“五个不怕”钉钉子精神,采取“白+黑”“5+2”“雨+晴”的工作方式,踏着泥泞,顶着烈日,深入坝区逐个地块、逐座房屋进行分解、登记,四处奔波,风雨无阻。移民签订协议后,移民干部主动帮砍竹林、抬树木、收割农作物,千方百计动员老百姓采取临时安置、投亲靠友等方式搬离久居之所。不懈的努力逐渐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短短三个月就完成了枢纽区1111人搬迁、5200亩土地交付,解决了开工之初的紧张用地需求。

  

  为保障移民工作顺利推进,公司还协调广西先后出台移民安置管理办法、长期补偿管理办法等7个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征地移民工作程序,并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易地安置中心创新思维,与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及其移民机构、监督评估、设计单位等建立了六方协调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协调召开移民安置工作协调会议,着力破解紧迫施工用地、移民紧急搬迁、人口审核及实物指标变化复核等诸多难题。

  2020年,大藤峡工程如期实现蓄水、通航、发电三大重要节点目标,综合效益逐步发挥。“大藤峡工程顺利实现今年三大目标,移民工作至关重要。”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给予充分肯定。

  大藤峡工程开工以来,没有发生过群体事件,实现了和谐、高效征拆,得到了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认可,被树为广西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征地移民的成功典范。

  如今,枢纽区征地拆迁全面完成,库区征地任务基本完成,12400余名群众搬进了承载着希望的新家园。在一栋占地8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两层半楼房内,50岁的贫困户老吴开心地笑着:“能住进小洋房,我们做梦都没想到呀!”

  

  久久为功: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移民新村建设一定要做好规划,注意产业发展和村民就业问题,注意环境配套和建筑风格。”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的彭清华在工程开工之初就作出重要批示。

  201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就大藤峡工程移民安置区规划进行专题研究,公司与地方政府协调规划设计单位按照凸显特色、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生态和谐、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移民搬迁为契机,立足长远,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建设大成塘、柳欧岭、黎明、渡头、白兰等11个移民安置点,目前,所有移民安置点已全部完成建设,一座座现代先进、规划有序、美丽整洁的移民新村拔地而起。

  今天的移民新村,不仅形成了山环水抱、城倚湖畔的江南水乡,更是宜居宜业的新家园,小学、幼儿园、活动中心、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村里百业俱兴,农家乐、特产店、小卖部层出不穷,宽敞干净的菜市场、林立的商铺与饭馆随处可见;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办事的路程越来越短,心里越来越敞亮……这里正逐渐成长为错落有致、有特点、有人气、有发展后劲、富有旅游魅力的商业街区。

  

  此外,移民安置点公交专线于2021年2月正式开通,每天满载安置点居民徐徐发车驶向市区和高铁站,可实现当天往返大湾区,大大节约了出行时间和成本,提升移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我们将努力把大藤峡移民新村打造成江南水乡全域旅游的示范点,使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大藤峡公司移民干部黄展钊语气坚定。

  面对移民安置带来的社区接纳、发展途径、社会重塑等诸多难题,如何让这些“搬得出”的移民都能“稳得住、能致富”?

  针对移民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地方政府有力推进安置点教育保障工作,让孩子们能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优质教育。位于大成塘安置点的弩滩村小学,按现代化学校高标准建设,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新教室里上课,整洁的校园、宽阔的操场、高大的教学楼,被誉为“桂平市最美乡村小学”。

  据了解,地方政府还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下大力气改善移民安置点的居住条件,分别在桂平、武宣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协调加快配套供电项目建设进度,充分满足移民搬迁入住生活生产用电需要。“我们还计划让更多移民参与大藤峡景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在安置点附近创业、就业,提高收入水平。”自治区水库和扶贫易地安置中心副主任杜勇说。结合乡村振兴和旅游产业发展,积极引导鼓励移民就近就业、灵活就业,发挥产业优势多渠道促进就业,实现搬迁户稳定增收。

  搬迁到大成塘的周萍是贫困户,在村委的牵线搭桥下,她在金龙农村合作社找到一份工作,不但住进新房子,有了收入,还有时间照顾老人小孩,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大提升。“六亩鲜花都卖完了,这个月我能有2000块的收入!”

  像周萍这样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弩滩村上的每一位村民几乎都能说上一段。从“移居”到“安居”,从“安居”到“乐业”,跑运输贫困户、船长陈伟杰深有体会。他说,随着大藤峡工程下闸蓄水,西江通航能力明显提高,自己的工资也水涨船高,现在月薪达6000多元,“不仅脱贫了,小康生活也能走起来!”

  如今的弩滩村,已经迈向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下一步,广西将强化教育医疗保障、社区服务、产业扶持、文化服务等工作力度,高质量推进水库移民后续扶持,不断增强搬迁群众的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安置区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真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杜勇表示。

  恪守初心:坚持为移民群众办实事

  把群众放在心中,工作就有了突破口。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藤峡公司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造福移民为出发点,紧密结合移民安置点建设工作实际,立足移民群众需求,致力于解决群众最期盼、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理念。

  广大党员干部冲锋一线,佩戴党员徽章、亮出党员身份、展现形象作风,耐心化解矛盾纠纷、走村串巷宣讲政策……一家一户事无巨细地协调事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察访民情民意,找准查实移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满腔热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公司通过梳理任务清单,查漏补缺,协调监督评估单位每半月报送安置点建设及移民搬迁情况,分析研判,督促地方政府加快推进安置点建设及移民搬迁工作,如期完成柳欧岭、渡头、碧滩、下安安置点建设任务,为3000多名移民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的住房保障,同时派专人现场负责,沟通解决移民安置难题。通过组织协调地方移民指挥部、设计、监督评估等单位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安置点建设及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面对征地移民重大难题,公司坚持问题导向,认清实质、找准症结,大力开展工作完成情况自查活动,组织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监管体系,结合公司调度会、工程建设月报机制及日常业务工作,不定期抽查活动推进情况,梳理安置点建设及移民搬迁安置进展,自查自纠,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任务按时完成,同时认真总结梳理工作台账,公司领导主动下沉一线督导,协助地方政府约谈施工单位,高位推进安置点建设,全力以赴解决建设进度滞后等难题。

  为保证移民管理工作高效,公司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强化信息管理,加强顶层设计,研发移民管理系统,动态跟踪工作进度,科学安排移民计划。目前,该系统已在各移民机构、设计和监理单位推广使用,系统存储了1.2万人的基础数据信息,实现了移民资金流向可追溯,全面提升了移民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此外,公司还广泛开展柳欧岭、渡头、碧滩、下安等安置点满意度调查,聚焦移民群众诉求,畅通诉求收集渠道,切实把移民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不断提升移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行走在今天的大藤峡移民新村,目光所及皆美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在这里谱写,老百姓正在幸福大道上阔步向前……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1月14日

实习编辑:杨思萌
相关新闻
 
燃烧青春 点亮大坝
奉献一线诠释“工匠”精神
大藤峡工程抓投资促进度 为稳定经济大盘发挥应有作用
大藤峡工程右岸首台发电机组全面进入总装阶段
大藤峡枢纽右岸首台发电机组转轮成功吊装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