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四化”管理为永续供水筑基石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创新管理保供水纪实
 
分享到:
2019-12-2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叶县段美景 赵发

水质监测人员固定时间采集水样

工作人员巡检惠南庄泵站设备

工作人员维护水质监测设备 杨登峰

南水北调中线渠道两岸风光秀丽 赵柱军

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涞涿段倒虹吸工程 王凯

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涞涿段渠道 王凯

  □吴涛

  “规范!现代!不愧是国家重点工程的形象代表。”9月3日,国家发改委陈佩军参加中线建管局北京分局组织的中线工程公众开放日活动后感受深刻,“我要告诉我的朋友,南水北调工程实在太了不起了!”

  江水清澈,一路北上。自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5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简称中线建管局)用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持续推进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初步形成了覆盖全业务流程的体系脉络,建立健全了适用法规体系和基础标准体系、企业(技术、管理、工作)制度标准体系、职责体系、风险管控体系、评价考核体系,初步实现了制度标准协调统一、设施设备形象一流、操作行为日益规范、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步步攻坚克难,一次次破浪前行。5年来,中线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不断提档升级,为确保清水北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制度化让管理有规可依

  制度化管理由德国管理学家马科斯·韦伯提出。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在于以科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是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逐步完善,部分标准甚至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工程运行管理人员“干什么、怎么干、干得好”提供了依据。

  怎样做才符合规范,合乎标准?前提是建章立制。

  5年来,中线建管局坚持“物、事、人”全覆盖原则,深化运行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修订各类制度标准185项,对12个专业489项业务名录进行梳理,针对30个关键业务绘制了流程图,为全线规范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运行以后,工程维修养护成为中线建管局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但调水工程的维修养护无相关技术标准,运管人员无经验,土建工程维修养护还是沿用工程建设的思路和管理方法,极不适用运行期的特点。2018年初,中线建管局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土建工程维修养护管理的办法,并与咨询单位中水北方勘测设计院一起开展此项工作。通过调研引滦入津、黄河堤防、山东调水等运管情况,查阅大量的国家行业规定和标准,深入各分局和现地管理处座谈,分析总结工程运行以来土建工程维修养护存在问题及以前制定的相关制度和标准,中线建管局拟定了制度大纲。针对中线土建工程维修养护特点,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对项目立项、预算编制、项目实施和验收等各环节全方位细化、量化,明确了维修养护项目分类,设计、监理、维修单位选择,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检测,以及维修过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控制、合同管理的具体要求;创新性地提出了维修养护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养护项目包括日常养护和一般性维修,维修项目包括较大维修和重大维修,养护项目实行质量认定制,维修项目实行质量评定制。

  中线建管局相继发布《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土建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土建工程维修项目质量评定标准(试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土建工程维修养护合同文件示范文本》。这些管理办法和评定标准的制定,填补了调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现场管理和质量评定的空白,对转变管理思路、促进土建工程维修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线建管局还印发了《企业标准体系编制指南》《规章制度编写规范》《规章制度管理标准》,对现行运行管理制度标准的种类、适用范围、体例等进行规范,从水质保护、安全管理、工程维护等方面建章立制,使一切管理工作有规可依,管理更加规范。

  中线建管局方城管理处梁蕾拿自己负责的工程巡查与南水北调刚通水时作了对比:“过去,工程巡查处于外包状态,属于第三方劳务派遣,工巡人员待遇不高,积极性也不高,由于隔了一个管理层,工巡人员很难管理。从2017年10月份起,中线保安公司全面接手工程巡查,统一管理,现在工巡队伍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员稳定,结构年轻化,管理更加有序。”

  制度建设也有效防范了水质污染风险。在中线,有1238座跨渠桥梁,交通事故引发的水污染事件是影响工程水质的主要污染风险。

  为此,交通运输部、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曾联合印发加强中线工程跨渠公路桥梁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导沿线地方政府加强路面交通治超执法和桥梁养护管理。

  中线建管局积极协调沿线地方政府按照《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两侧生态带建设规划》要求,在总干渠两侧电子围栏范围外,设置生态带、水源保护区,竖起绿色保护网。目前,中线京津豫境内生态带建设基本完成,累计建成近700公里20万亩。

  沿线地方各级政府也下大力气推进干线保护区治污环保工作,调查整治水质隐患,协调强化执法检查,推动建立长效机制。环保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明确了2020年以前在南水北调水源和沿线211个县市区2.28万个村开展农村污染连片综合整治。水源保护区的污染源、风险源台账被纳入环保部门污染源管理体系。

  “作为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南阳地方各部门对水质特别重视。”南阳管理处水质专员何康粗略算了一下,截至目前,南阳管理处30多公里的渠道水源保护区内共发现威胁渠道水质的污染源22处,已治理13处。

  让何康记忆犹新的是封堵一处距离渠道外侧约100米的养猪场。“养猪场把废水直排入截流沟,渠道附近臭气熏天。管理处巡查人员发现后,立刻和蒲山镇有关部门协调,前前后后反复封堵了三次,最终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彻底关停。”

  工作立竿见影,是制度的规范,是理念的认同。“原来我们自我定位为供水单位,将中线工程的水质作为产品的质量。后来在与地方同志沟通时他们提出:‘中线的水就是我们自家的水缸,这天天要喝的水,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保护。’”中线建管局河南分局副局长石惠民为沿线各部门点赞。

  规范化让管理提档升级

  规范化,是指根据事物的发展需要,合理地制定组织规程和基本制度以及工作流程,以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并通过对该体系的实施和不断完善,达成井然有序、协调高效之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对规范运行管理的认识不断深入,运行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工程形象进一步提升,有效提高了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水平。

  运行安全,一直是南水北调工程管理的头等大事。

  中线建管局对规范运行管理的认识不断深入,运行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工程形象面貌进一步提升,有效提高了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水平。

  “我们高度重视工程运行安全工作,明确工程运行安全工作的总体思路、管理目标和工作重点,强化日常安全监督管理,紧盯隐患排查治理,狠抓应急能力提升,推进运行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促进运行安全管理。”中线建管局局长于合群说。

  依照《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南水北调运行管理单位联合地方公安部门,对破坏工程安防设施的行为严厉打击,在原设计基础上着力加强安防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监控系统、电子围栏、封闭围挡等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重要设施的巡视检查和安全保卫,工程安防水平进一步提高,确保了一渠清水安全北上。

  中线工程因为没有调蓄水库,输水调度一直充满挑战。全面通水5年来,为保证输水调度安全,中线建管局始终坚持规范化管理,以促进调度能力提升、调度手段提升、安全保障提升为抓手,通过日常精准调度、冰期汛期特殊调度、化险为夷的应急调度,并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化解没有调蓄水库带来的输水调度风险,圆满完成了年度正常供水任务和各项生态补水任务。  

  2018年8月,在水利部的统一领导下,中线建管局顺利完成陶岔渠枢纽工程运行接管工作,实现了渠首与干线的统一运行管理,提高了中线工程的供水安全和调度安全保障水平。

  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显著提升中线工程形象面貌和管理水平、加快工程提档升级的有力抓手。

  2016年,中线建管局正式启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制度标准体系和流程体系建设,并通过开发应用工程巡查实时监管系统等信息平台推动相关成果的落地实施。

  开展业务名录梳理和关键流程图绘制,基本理清了中线工程运行管理的主要业务内容和工作依据,同时将关键业务开展以流程图的形式予以展现,进一步明晰了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进一步规范了中线运行管理各项工作。

  在充分调研中线现状和需求基础上,中线建管局先后组织编制完成《智慧中线调研总结报告》《智慧中线顶层设计蓝图规划报告》《智慧中线顶层设计蓝图设计报告》《智慧中线顶层设计实施路线报告》,并基于前期现状诊断、总体架构、蓝图设计以及同步开展的实施路线规划设计工作成果,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智慧中线顶层设计规划报告》,明确了中线建管局未来的信息化建设方向。

  通过5年学习、实践、总结,今年中线建管局印发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2019年运行管理标准化规范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2019年运行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中线建管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推工作方案》等,明确并细化了年度主要任务,明确任务分工及时间节点要求;组织局属相关部门通过进一步梳理现场设备设施、管理事项和工作岗位,制定了2019年制度标准制修订计划100项。2018─2019年度已累计制修订运行管理制度标准176项,基本实现了现地管理处设备设施、管理事项和工作岗位的全覆盖;组织开展了运行管理业务名录梳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了业务流程的制定、绘制、印发、修订等相关工作。

  在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希望继续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

  为全面掌握总干渠水质状况,中线建管局规范水质监测工作,在全线打造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水质监测体系。“1个中心、4个基本点、13个站、30个面”,从点到线到面,让水质监测网络化、立体化起来。

  如今,除渠首外,河南、河北、天津3个分局的水质监测实验室均已通过国家资质认定。实验室对输送水体定期展开“体检”,目前已获取监测数据2万多组。

  2019年10月底,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传来消息,中线建管局河南水质监测中心顺利通过扩项资质认定,认证检测参数涵盖水生生物123项。

  1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能实现自动采样、自动监测、自动传输,监测参数自动上传到水质系统平台。从陶岔渠首入渠口顺流下行约900米,就到了陶岔水质自动监测站。这里是南水进入总干渠流经的第一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也是全线监测参数最多的一个站。

  “这里的监测频次为每天4次,每6小时监测一次,24小时不间断,如遇突发情况,会适当增加频次。我们能监测水质基本指标32项、挥发性微量有毒有机物24项、半挥发性微量有毒有机物32项、生物毒性等共89项参数,是目前国内自动监测站监测指标最高的。”说起监测站,监测站的水质专员井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为确保数据的上传率、准确性、稳定性,中线建管局专门制定了《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等规范化制度。每次的监测参数数据校核,要经过自动化监测站工作人员初校、管理处水质专员校核,然后提交给各分局的水质监测中心;各分局水质监测中心对辖区所有监测参数综合比对复核后,再提交给中线建管局水质保护中心。层层核验,就是为了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中线建管局开展运行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制度标准在“设施设备”“管理事项”“工作岗位”上的全覆盖,运行管理各项工作有据可依,为中线工程安全、平稳、高效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标准化让管理依标行事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中线建管局通过组织开展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工作环境,提升了硬件设备支撑,规范了员工作业行为,为中线输水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8年,中线建管局开展了运行管理标准化闸站、标准化中控室、标准化渠道试点建设及达标工作。在试点的镇平管理处淇河闸站内,员工服装统一,行为规范,室内干净整洁,日常调度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无纸化办公,值班人员告别了手填表格的麻烦。

  闸站、水质自动监测站和中控室是中线工程核心设施设备的集结中心,中线建管局通过组织开展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改善了这些地方的工作环境,提升了硬件设备支撑,规范了员工作业行为,为中线输水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

  在试点的基础上,中线建管局进一步完善闸站、水质自动监测站和中控室标准化建设标准,并在全线推广。如今,296座标准化闸站、12座标准化水质自动监测站、44个标准化中控室基本创建完成。

  “标准化闸站创建不仅提升了闸站形象,而且解决问题的效率大大提高。”中线建管局副局长刘宪亮说。

  不仅如此,标准化建设也有效提升了工程运行安全水平。

  汛期是考验输水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期。为确保汛期工程安全,中线建管局修订完善了中线干线工程防汛风险项目分级标准,开展了防汛风险项目排查和划分,配备8支应急抢险队伍,设立17个汛期驻守点,做到“大雨未到,人员和设备先行”。针对可能发生的险情类型,突出实战,注重实效,组织防汛演练31次,为工程运行、防汛抗洪抢险、输水调度等应急处置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是丰水年,“安比”“温比亚”“玉兔”等台风陆续登陆,由于防范有标准、险情有预案,汛期未出现大的险情,实现了工程安全平稳度汛。

  标准化建设还有效提升了水污染应急处置。

  中线建管局水质保护中心编制各项应急预案,于2014年10月31日印发,2018年2月完成修订。为增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中线建管局结合总干渠输水特性,针对各类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开展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水污染应急处置预案库”研究工作,针对性地制定不同污染物的应急处置技术,编制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水污染应急处置技术手册》,并与国内公安系统、卫生医疗机构等建立了沟通协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沿线各分局及管理处结合本辖区风险源的特点,也编制完成了各自辖区的水污染应急预案。

  水污染应急处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大大提升了输水水质安全。2017年5月26日早晨7点35分,在公安、消防、救护车的鸣笛声中,南水北调中线河北赞皇西高公路桥水污染事件应急演练拉开序幕。演练模拟一起由突发交通事故引起危化品泄漏入渠的水质污染事件,并展开应急响应与处置。水质演练增强了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及沿线群众的风险意识,检验了各项应急预案,锻炼和培训了运行管理队伍,促进了中线建管局与地方政府的联防联控,提高了中线工程水污染防治的应急处置能力。

  水质应急演练如今已经成为各分局的必修课,每年都会温习几次。他们还与专业应急抢险队伍签订应急抢险救援合同,负责相关突发事件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并在全线建设了南阳、宝丰、新郑、焦作、卫辉、安阳、邢台、石家庄、顺平及易县等10个水污染应急物资储备库。在渠首、河南、河北各配备1台应急监测车,以及必要的应急监测仪器,还在沿线有关管理处配备便携式多参数仪等设备,使应急监测能力大幅度提高。

  中线建管局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处调度科负责人王敬鹏加入南水北调队伍已经6年了,谈起标准化的感受,他说:“最直观的感受是运行管理标准越来越细,越来越明确,设备设施的细枝末节都得到了加强。在标准化严格要求下,个人的素质也整体提高了。过去我对专业外的知识不太懂,现在已经能发现其他专业的一些问题了。”

  信息化为管理插上翅膀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工程补短板”需要加快补齐的四大短板之一。5年来,中线建管局加快打造数字中线、智慧中线,积极运用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使自动化调度系统全部应用、闸门远程操控完成率达100%,大大提升了工程现代化管理水平。

  一流的工程,必须有一流的管理手段与之适应。

  标准化规范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任务,要确保标准化规范化有效开展,必须进行有效监督。要实现对所有环节、所有行为的有效监管,信息化是目前唯一的可选项。

  5年来,中线建管局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快打造数字中线、智慧中线,积极运用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工程现代化管理水平。

  中线干线工程自动化调度系统以中线干线工程调水业务为核心,以全线闭环自动控制为重点,运用先进技术,建设服务于自动化调度监控、水质监测、工程安全监测及运行维护、工程管理等业务的信息化作业平台和调度会商决策支撑环境,实现调水过程自动化和运行管理信息化,保障全线调水安全。

  自动化调度系统于2014年全线通水之时基本完成了业务应用系统、应用支撑平台、数据存储、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系统运行实体环境六大系统的建设任务,2015─2017年开展了过渡期运行维护工作,2017年至今持续开展了自动化调度系统运行维护标准化、规范化工作。

  2018年,中线建管局开发并全线应用了工程巡查维护实时监管系统。通过该系统,各级管理人员可实时掌握中线工程各类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人员在岗情况、巡查开展情况,对发现问题形成“上报─受理─处理─消缺”的完整闭合环,实现了“人员、问题、过程”的全覆盖,全面提升了运维工作和问题查改的效率和质量。此外,中线建管局还组织实施了中线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完成了工程防洪信息管理系统、中线天气App、OA系统等一批信息化项目,使其在工程运行管理和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中线建管局在全局应用了OA办公系统后,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特别是将工巡系统、调度系统等全部纳入手机移动App系统后,上传的各类问题整改过程都可以在App系统上监测跟踪,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南阳管理处综合科的李鹏,工程刚通水时在十二里河闸站当调度值班员。当时,闸门提升5厘米以上都是人工现场操作。每次操作完成后,还要将结果人工复核一次。加密调度时,一个小时报一次数据。当时人手也少,不管刮风下雨,李鹏只能一个人手持长筒手电,挎着望远镜,到闸门前读取水位。一天下来,累得精疲力竭。

  如今,自动化调度系统全部应用,闸门远程操控完成率达100%。只需在电脑前轻轻点击鼠标,通过监控系统的摄像头复核,确定操作是否成功就可以了。李鹏说:“工程通水5年来,我们的渠道运行管理信息化越来越先进,我们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2014年起,中线建管局还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体系为基线,开展了等级保护合规性建设,全面提升了中线网络安全体系防御能力,为抵御真实网络空间威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公安部组织开展“护网2019”网络攻防演习中,中线建管局作为水利部主要参演单位,按照坚守外网、严守内网、死守专网的总体目标,建立并严格执行了监测预警、决策指挥、应急处置、溯源分析、问题上报、整改落实的响应流程。演习期间,业务外网累计阻挡2 928 277起疑似攻击,累计封堵16 230条恶意IP,发现暴力破解邮箱70次,成功处置1起钓鱼邮件事件,发现并成功处置疑似现场社会工程学攻击19起,有效保障了目标系统安然无恙。最终,水利部荣获“护网2019最佳防守单位奖”。

  中线建管局还一直致力打造“智慧”中线。如在水质保护方面,引入约4300万元的国家科研资金,开展了2017年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水质预警与业务化管理平台”课题申报工作;针对总干渠可能出现的漏油事件,研发了自动收油装置、自动拦污装置。

  2016年,中线建管局北京分局的总干渠拦油除油设施进行现场试验。油水混合物经拦油板进入集油箱,再进入油水分离器中静置,上层浮油留在油水分离装置中,下层清水由装置的排水管排回渠道内。该设施清除水面浮油效果显著。

  河南分局长葛管理处成功研制出分水口自动拦污装置。升级后的拦污装置,不仅安装了卷扬机、滑轮组等,而且实现了下半部分拦截悬浮物、上半部分拦截漂浮物的功能。长葛市第四自来水厂主任李春旭说:“水厂再不像以前会过滤出很多塑料袋和杂草垃圾了,供水的水流更平稳,水质更干净了。”

  此外,中线建管局还加强技术创新应用,组织开发了中线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完成了工程防洪信息管理系统、中线天气App、OA系统等一批信息化项目。目前已完成航空遥感探测技术、北斗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水下机器人探测技术等项目的研发或试点。

  通过持续推进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的安全、平稳、高效,其内涵其实远远超出了它的本身,已经成为我国长距离调水工程的典范。水利部部长、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在最近一次检查南水北调工程后,自豪地说:“从现在起,我可以带我的朋友来这里参观了。”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12月12日

见习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南水,一路向北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首次以设计最大流量输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进津50亿立方米 相当于350个西湖
2019-2020年度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向山东调水圆满结束
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成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