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纸上渠道”建设何以又好又快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一期淅川县段设计单元工程通过档案专项验收侧记
 
分享到:
2019-12-10

  “你们注重文件前端控制、过程积累,虽然档案体量浩大,但分类科学,编号精准,质量非常高。我们将组织全省相关单位和部门观摩学习。”10月13日,在南阳市召开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一期淅川县段设计单元工程档案专项验收会上,河南省档案局项目处处长翟霣远如此评价。

  淅川县段设计单元工程档案在体量上排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第二位,共17920卷,仅次于京石段。历时7年,淅川县段设计单元工程建设者不仅留下了壮观的工程实体,还留下了一条隐形的记录建设过程的“纸上渠道”。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渠首分局是如何做到的呢?

  克服困难 确保准确

  工程档案是工程建设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追溯建设过程原始记录的重要依据。

  “确保档案准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责任主体,中铁十六局淅川县段2标项目部书记于文良说,南水北调标段工程庞大,随着工程施工高峰期结束,项目部骨干人员调动频繁。档案资料过去由部门负责收集,此时,如果没有专人主动组建、梳理和核实,极易出现断档,想要再补齐资料就需要花费很大精力。

  南水北调是国家重点工程,必须善始善终。本着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于文良借鉴企业在其他工程档案管理上的经验,提前安排专人,全面接手6个部门的档案工作。“项目部后期人员少,档案工作量大,枯燥单调,让这些从事档案的年轻人坚守到底并静下心来做好这项工作,无疑是项挑战。”

  从2014年工程进入尾工,到现在工程通水运行,四年间,年轻人纷纷要求调离,有谁不向往轰轰烈烈的新工地呢?于文良只能耐心地做思想工作,“档案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必须有人来完成!再说,经历了南水北调这样一个内容复杂体量巨大的档案工作,对你是一个锻炼,更是一个提高,再干其他工程,肯定不在话下。”

  项目部还是想方设法留下了一批脚踏实地的年轻档案人。其中,2011年大学毕业的周凡琦让于文良对新一代年轻人刮目相看。在档案分类组卷之前,她要从现场施工员的手里收集散落的资料,并认真检查每一页的准确性,反复整改,付出了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一个标段至少2000卷档案。在五六年的时间里,周凡琦选择了坚持到底,无论结婚、怀孕、生子,即使特殊艰难时期,也是她的家人不远千里过来陪伴左右,她对档案工作始终兢兢业业,保证了完整性。

  “档案工作也是建设一线,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厚爱和关注。”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淅川县段监理3标监理总工程师朱绍博说,正是像周凡琦这些默默无闻的建设者,才保证了淅川县段设计单元工程档案专项验收顺利通过,工程档案应当记录下更多为工程建设做出贡献的人。

  增强预见 主动出击

  “一提起档案,大家都觉得没有出息,谁也不想干。”渠首分局工程管理处副处长周学友说,工程档案专项验收时间节点有严格要求,为了做到又好又快,渠首分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打好基础是关键。从工程建设施工起,档案工作就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步规范实施。奖罚分明不可少。从标段拿出资金作抵押,验收通不过则处罚;如果验收通过,则额外给予奖励。集中办公是重点。把几个标段的问题档案集中到一个地方现场办公,一起整改,相互交流,避免不同标段同样错误的发生。

  刘琴文目前负责中线建管局渠首分局的档案专项验收工作。档案专项验收一个细致活儿,也是考验个人组织协调能力的苦差事。

  档案工作关键在于抓落实。档案资料整理必须统一标准,如何统一,任务光布置下去还不行。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反复修改,刘琴文提前与专家沟通,掌握要领后,成立档案检查小组,到每个标段对照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落实整改。

  由于档案体量大,整理中的通病也不少,如案卷提名不准确、案卷组卷不合格、复印卷归档不合理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刘琴文建了一个微信群,把标段负责档案工作的16名人员全拉了进去,一点点讲解,保证档案资料的准确、真实和完整。

  案卷装订合格才能进行检查评定。为了教会大家正确装订案卷,她专门召开了一个培训会,手拿卡尺,现场演示档案目录,反复指导操作,直到人人掌握为止。

  做好档案工作有什么诀窍?刘琴文说,如果被动地工作肯定感到特别累,但预见性地考虑问题,主动出击,就会事半功倍。渠首分局专门抽调6名人员专职档案工作,他们邀请内部专家提前把关,将问题一点点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了大量返工,最终顺利通过了专项验收。

  今年汛期,邓州段工程有两处出现情况,在采取处理措施的时候,详实而准确的档案资料帮了大忙。中线建管局副局长李开杰说,淅川县段设计单元工程档案专项通过验收只是迈出了验收工作的一小步,如何利用和开发档案资源,更好地为工程运行服务,才是档案管理工作未来的方向。

许安强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