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南水北调优化布局
 
分享到:
2019-12-10

  东线工程

  东线一期工程有效缓解了苏北、胶东半岛和鲁北地区城市缺水问题,使济南、青岛、烟台等大中城市基本摆脱缺水的制约,改善了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质量,惠及沿线百姓,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更为严重干旱缺水的山东胶东地区提供了“救命水”,有效抵御了持续多年的干旱,确保了城市供水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

  东线一期工程打通了长江干流向北方调水的通道,构建了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优化配置和联合调度的骨干水网,沟通了长江经济带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之间的联系,对促进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提高国土空间承载力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东线一期工程沿线地区在加大水污染治理的同时,促进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山东省内造纸厂由700多家压减到10家,产业规模却增长了2.5倍、利税增长了3倍;节水型社会初步显现,促进了沿线“以水定城”理念落实,加快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中线工程

  中线一期工程使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北方大中城市基本摆脱了缺水制约,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布局。着力保障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

  在北京,南水占主城区供水量的7成多,实现了一纵一环输水线路、本地水与外调水相互调剂使用的新格局。

  在天津,“南水”已成为14个主城区居民的供水水源,实现了引江水和引滦水双保障。

  在河南,37个市县已用上“南水”,其中郑州中心城区自来水8成以上为“南水”,以中线供水、引黄等供用水工程为基础,打造了“一纵三横,六区一网”多功能现代水网。

  在河北,石家庄、邯郸、保定、衡水等城市的主城区“南水”供水量占到75%以上,部分城市全部用上“南水”,构筑了一纵四横、引江水、黄河水、本地水三水连调新格局。

  中线一期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受水区供水格局,提高了大中城市供水保障率,为经济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调整创造了机会和空间,有效促进了受水区产业结构调整。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