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辉煌70年】张掖节水:见证供水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智慧和努力
 
分享到:
2019-10-15

  □本报记者 李海川

  “绿荫丛外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走进甘肃省张掖市,冰川奇峰、生态湿地、古刹佛塔、湖泊碧水、旖旎丹霞相映生辉。这个位居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上游、河西走廊腹地的城市,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饶,素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这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与哺育它的黑河一同成为水利行业高度关注的城市与河流。这一切,始自黑河跨省区调水和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一场轰轰烈烈的节水革命,也就此在这片荒漠绿洲上展开。

  从水资源紧缺到为黑河分水

  节水改革倒逼推进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中段,全长928公里,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最后注入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居延海。张掖就是被黑河滋养的一片绿洲,自古以来水草肥美,浇灌农业发达,物阜民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扩张、耕地的扩大,张掖成为了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亩均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和29%。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1957年出生的原张掖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国强回顾起家乡的变化唏嘘不已:20世纪70年代,张掖市甘州区“半城芦苇半城塔”,到处是水池和芦苇。到了80年代就大大减少,到了90年代基本消失,2000年的时候只有巴掌大一片儿了。

  更为严峻的是,由于上中游过度用水,人与自然争水,滋养张掖的黑河水已渐渐无力抵达居延海。1961年,西居延海消失;1992年,东居延海消失。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以来,居延海地区每年有4万亩胡杨、沙枣、红柳枯死,土地沙化加重,草场植被由200多种骤减至20多种。风沙随之而来,仅2000年,额济纳暴发沙尘暴27次,严重影响西北乃至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水资源紧缺、土地沙化、生态失衡……黑河流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1年2月,国务院第94次总理办公会议决定实施黑河近期治理,实现当黑河上游多年来水15.8亿立方米时,向下游下泄9.5亿立方米的分水目标,遏制下游生态恶化的趋势。

  根据国家确定的黑河分水方案,张掖要在年平均来水量中拿出一半多的水,才能完成向下游的分水任务。

  有了黑河水,才有“金张掖”。支撑张掖经济发展的黑河水被分出之后,对于水资源本就短缺的张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节水成为迫在眉睫的唯一选择。

  2001年7月,张掖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全市立足机制创新,从明晰水权入手,改革水资源传统管理模式和配置方式,积极构筑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经济结构、水利工程三大体系。2006年9月试点顺利通过了水利部的验收;同年11月,水利部授予张掖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称号。

  近年来,张掖把节水放在首要位置,扛牢全国第一面节水型社会试点旗帜,进一步巩固试点成果,纵深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形成了全民节水护水的崭新格局。

  从节水技术到产业结构

  灌区节水改造升级

  “关键在节水,潜力在农业”。作为一个农业大市,面对黑河分水的“铁令”,张掖毅然选择以农业节水为重点,减少用水总量,探索农业高效用水发展模式。推广高效节水技术,调整种植结构,从灌区节水改造开始的一系列创新举措,掀起了一场全市农业用水的“自我革命”。

  在甘州区新墩镇双塔村的日光温室里,一条条滴灌带将水送入农作物根部。“以前500多亩的耕地,光浇水一项就需要很多人工和时间,费工费水效益低;如今1000多亩的日光温室里铺设了滴灌带,一个人就可以搞定浇水,4个小时可以灌溉50亩地。膜下滴灌既能给农作物浇水,又能施肥,安装灌溉设备还享受政府补贴……”谈起水肥一体化、精准化灌溉带来的好处,种植大户刘生军有说不完的话。这成为张掖市实施灌区节水改造的一个缩影。

  借助大规模实施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根据项目区水源情况、种植结构、用水习惯、不同地区特点,张掖因地制宜,集中打造高效节水示范带,确定高效节水灌溉分区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

  张掖率先在水资源紧缺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农业专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程度较高的区域,以及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企业农场等管理到位和积极性高的区域推广节水技术,在全市打开了膜下滴灌、高标准低压管道输水等高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的新局面。

  节水型社会,目标不仅仅是节水,还要建立一种用水省、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结构模式。张掖通过“一缩一扩”调整产业结构:在全市范围内禁止新开荒地,禁种新的高耗水作物,压缩已有的高耗水作物;扩大林草面积、经济作物面积和低耗水作物面积,鼓励种植制种玉米、马铃薯、温室蔬菜等高效作物。党寨镇十号村支书宋发林说:“以前小麦套种玉米,一年要浇600多立方米水,现在用膜下滴灌技术制种玉米,一年只用200多立方米水。”

  截至目前,张掖累计发展高效节水面积160万亩左右,年节水2亿多立方米,最大限度地挖掘了节水潜力,有效提高了灌溉效益,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从水权制度到用水者协会

  节水模式全面建立

  长期以来,人们的观念一直是“水从门前过,不用就是错”,张掖的老百姓也不例外。在这样的观念下,通过明晰水权、建立健全水权制度,为人们的用水习惯戴上一道“紧箍”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将有效约束无限制用水的陋习,将全市对水的利用控制在水资源可承载范围内,推动张掖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张掖市将用水指标分解到县区,由县区层层分解到灌区、乡镇、协会(村组)、农户。各县区在具体实践中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有效的管控措施:高台县全面推行水票制供水,全部实行按方收费,先购水票后供水,配水到斗;民乐县将“判定配水面积”过渡为“水权面积”,以形成的水权面积作为分配初始水权依据,逐级分配水权。

  在明晰初始水权的基础上,张掖积极推进水权交易,“卖水”成了农户间的寻常事。“省水就是省钱,让咱多浇水都不干。”高台县农民刘兴文说,“每个农户一本水权证,先交水票后浇水,用不完的水票,可通过水市场卖。”水权交易有效平衡了农村用水,户户明确总量,人人清楚定额,节水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社会公众参与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关键,张掖明确以村为单元,全面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共成立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768个,涵盖了全市农田灌溉面积。协会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民间组织,参与水价的形成、水量监督、公民用水权的保护,同时也负责斗渠以下水利工程管理、维修和水费计收,充分发挥农民自己在水权配置、水量分配、计划用水等方面的作用。

  有了农民用水者协会,如何加强协会的规范和管理?灌区和协会签订目标责任书,指导协会的工作,促使协会履行职责,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灌水成本,还不定时对协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水管单位对协会财务管理进行监督,完善协会各项制度,指导协会规范运行。水资源管理各环节公开透明、广泛参与的民主决策机制由此建立。

  在这场用水变革探索中,张掖市把水与农民的利益捆绑起来,形成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地,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运转,城乡一体”的一整套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

  目前,张掖已经连续19年完成黑河水量跨省区统一调度任务,累计向下游输水200多亿立方米。黑河下游东居延海自2004年8月以来连续不干涸,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巍巍祁连山,悠悠黑河水,见证了张掖使有限的水资源从高耗水、低效益向高效益、低耗水转变的过程,见证了缺水地区基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发展模式的探索,见证了供水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智慧和努力,见证了一条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之路。这是一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在这条节水大道上,丝路明珠重焕生机,大放异彩。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10月15日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辉煌70年】数说:供水70年
【辉煌70年】我国城乡供水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辉煌70年】我国水利扶贫体系完善成效显著
我国水利扶贫体系完善成效显著
【辉煌70年】数说:农村水利70年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