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洛阳:因水而名 以水为美
 
分享到:
2020-03-26

  编者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洛阳地跨黄河两岸,文化底蕴深厚,名重古今,成为黄河流域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洛阳市厚植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优势,围绕“四河同治”“三渠联动”为代表的全市域河渠综合治理总体部署,在河渠水系治理和黄河幸福河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今的洛阳,在城市区建成了以洛浦公园和伊水游园为代表的生态水系,实现水域面积占城区面积10%、人均水域面积10平方米的“双十”目标。洛阳市伊河、洛河被列为全国示范河湖创建名录。

  本期“黄河文化地理”专题带您走进洛阳,深入了解洛阳人民治黄、引黄、用黄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感受洛阳黄河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

  □郑斐冉

  洛阳,黄河流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位于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它居九州腹地,既禀中原大地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之质。

  开发治理黄河 确保岁岁安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洛阳段处于黄河中游末端,经三门峡市渑池县进入洛阳境内,途经新安、孟津、吉利。曾几何时,黄河由于自然灾害频发,给沿岸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长期以来,为了黄河安澜,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洛阳,是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如今,在奔腾的黄河岸边,这座千年古都富饶美丽,人民安居乐业,这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开发密不可分。

  1994年9月,在洛阳城北邙岭脚下,小浪底水利枢纽开工建设,2001年年底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占地和库区淹没影响洛阳境内涉及新安、孟津、吉利等县区的14个乡镇99个村。移民工作自1994年3月启动,于2006年6月结束,累计搬迁安置移民达11.7万人,占全库区总人口的54%,占河南省移民搬迁人口的72%。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在搬迁安置中,广大库区移民舍小家为大家,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同时,移民工作的顺利完成也得益于洛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筹安排,以及广大水利移民工作者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搬迁群众稳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一波清水润城 泽被千家万户

  一直以来,“守着黄河没水吃”是洛阳的发展之痛,“早日用上黄河水”更是百姓的热切期盼。这些年,洛阳市通过实施一揽子“引黄入洛”工程,让黄河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厂矿企业,浇灌阡陌沃野,泽被千家万户。

  早在小浪底建设时期,为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洛阳市就审时度势提出调水设想。然而,连绵起伏的邙岭,宛如一道屏障,阻隔了“引黄梦”的实现。当时许多技术专家因工程难度大,反对南岸引水方案。最终,经过不懈努力,1998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南岸引水口工程得到国家批复立项,并于次年动工兴建。2002年,一条3.3千米长的引水隧洞贯通,把黄河水送到了邙山脚下的南岸分水枢纽,迈出了引黄调水的第一步。

  为了能够尽快用上黄河水,孟西灌区工程于2005年开工,2010年完工,洛阳首次实现从小浪底南岸引水口取水。从小浪底南岸分水枢纽引水至洛北城郊,穿越邙岭腹地,难度可想而知。经过6年奋战,引黄入洛主隧洞全线贯通,并成功试通水。

  洛阳市委、市政府还将故县水库引水项目列为重点民生工程。工程起点位于故县水库大坝泄洪中孔下游,终点进入洛阳市洛龙区关林水厂及高新区新建水厂,引水线路总长134千米,设计引水流量5立方米每秒,日最大供水量43.2万立方米,供水对象重点是洛阳市区,同时兼顾工程沿线的洛宁、宜阳、新安等县。工程于2015年5月开工建设,于2019年9月实现稳定并网供水。故县之水润洛城,提高了居民生活用水质量,改善了城市水源结构,保障了城市供水安全,为洛阳打造中原经济区最佳宜居地提供了更优质的水资源,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水动力”。

  2020年,洛阳市将陆续建成引洛济秦、铁路防洪渠引水、引黄济瀍、引畛济涧等多项引水补源项目。如今,随着黄河水源源不断地注入,洛阳市内的瀍河、涧河、中州渠、铁路防洪渠等城市水系水源不够、水量不足、水质不优的问题迎刃而解,黄河水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系统治理四河三渠 铺展生态宜居画卷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洛阳市河道综合治理和水生态建设起步较早。自1995年起,洛阳便以提高防汛能力、美化市容市貌、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为总体思路,持续对境内的洛河、伊河、涧河、瀍河等进行了较高标准的治理保护。2017年以来,洛阳市大力实施“四河同治、三渠联动”,以“水清、岸绿、路畅、惠民”为目标,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长效管理”为总体思路,以“截污治污、引水补源、河道整治、沿河棚改、路网完善、游园建设”为治理重点,市域内的伊河、洛河、瀍河、涧河和城市区中州渠、大明渠和铁路防洪渠综合治理进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治理保护新阶段。

  城市区建成伊水游园、洛浦公园、兴洛湖公园等28处游园,已建湿地9处。伊洛河作为全省唯一项目入选水利部示范河湖建设名单,洛阳市取得了“省级节水型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等称号。

  2020年1月,洛阳出台《洛阳市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水兴水行动方案》,突出以黄河干流、四河三渠、百河百库、千塘千坝为重点,实施全市域水环境大保护大治理,推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治水兴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放眼河洛大地,一个个依水而建的河滩生态湿地,绿树繁茂、风光旖旎,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讲好黄河故事 传承黄河文化

  作为黄河流域的一颗璀璨明珠,洛阳拥有伊、洛、瀍、涧四条黄河支流。千百年来,黄河水奔腾不息,滋润河洛大地,孕育出灿烂的河洛文化,在洛阳城市变迁、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和生态安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黄河两岸生态变化和经济建设的影响等因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全面治理黄河,使母亲河再现生机与活力,历朝历代都重视黄河治理。从大禹治水,到15万群众参与的黄河大修堤,再到三门峡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等工程的建设,在治理黄河洪灾与泥沙的奋斗中,层层累积形成了历代水利人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洛阳水利人以黄河精神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思路,全力做好黄河的治理保护,传承着黄河流域文化。

  明清以来,人们把“瀍壑朱樱”称为洛阳八小景之一。瀍河发源于孟津西北的潜亭山,向东南流经麻屯、朝阳等镇,进入洛阳市区后穿城而过,汇入洛河,全长30千米。在它的中上游,两岸崖壁峭立,沟壑深邃,沟底、沟坡樱桃成林。每当樱桃成熟之时,满沟满壑,皆为灼灼红色,这就是“瀍壑朱樱”。景观位于瀍河与洛河交汇处,形成了一塔一阁的布局。在瀍河的洛河入口处,有重新修建的主要观景点朱樱塔、团城阁及周边建筑,还有桃树、李树和樱花等相互映衬。每当鲜花盛开的时节,站在朱樱塔、团城阁上远眺洛河及沿岸,一派烂漫美景,古时“瀍壑朱樱”盛景再现。

  近年来,洛阳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体谋划、系统治理的原则,以建设生态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为目标,努力打造“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的特色山水城市,并建造了一批反映古时洛阳美景的文化景观区。经过综合治理,依水而建的游园草木繁盛,景色宜人,已成洛阳城市的名片。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3月26日

郑斐冉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东平湖二道坡管理段打造千棵“百日红”苗木基地
黄委明确2020年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
黄委直属机关党委研究部署2020年直属机关党委工作
德州黄河合理调配保春灌 沿黄乡村千亩油菜迎客来
河南省省长尹弘巡河时强调 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