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
陕西水利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王桥镇,毗邻咸旬高速、关中环线,距西安市60公里。
(二)场地面积
博物馆占地103亩,建设总投资约1.2亿元。
(三)教育内容
馆区分为水文化大道、文化广场和仪祉墓园三个区块。主要展示了以郑国渠为代表的古代水利、李仪祉为代表的近现代水利以及建国后水利发展、未来水利、水利科普五大部分。
(四)教育形式
博物馆展示形式丰富多样,既有传统展板展示、实物展示、模型展示,又有幻影成像、立体环形影院、互动体验;既有对人物、工程、事件等描述介绍,又能引发观众深思,增强社会对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育特色
1.设置保障上刚柔相济、软硬兼具
博物馆是一座集水文化收藏、展示、研究、水科普教育及园林景观艺术于一体的水利专业博物馆。博物馆建设特点鲜明,富有表现力。馆区分为水文化大道、文化广场和仪祉墓园三个区块。水文化大道全场350米,建设有22000平方米的节水示范园等。文化广场占地13000平方米,以主展馆为中心地标,东西两侧矗立8根文化柱展示李仪祉一生的丰功伟绩。馆区四周水域环绕,八座小桥建于其上,汉白玉雕刻的李仪祉雕像竖立于主展馆前,双目凝视远方。主展馆位于广场中心,建筑面积2127平方米。仪祉墓园位于广场北侧,地势高耸,松柏环绕。


2.展出内容上古今相连、点面结合
博物馆主要展示了以郑国渠为代表的古代水利、李仪祉为代表的近现代水利以及建国后水利发展、未来水利、水利科普五大部分。


时间上溯到夏商时期,下至当代,跨越五千年,几乎与中华文明史同步,涉及水利工程、水利科技、水文化、人物事迹、节水技术、水科普知识等,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是开展社会教育的很好课堂。
3.教育形式上观思统一、内外互动
博物馆展示形式丰富多样,既有传统展板展示、实物展示、模型展示,又有幻影成像、立体环形影院、互动体验;既有对人物、工程、事件等描述介绍,又能引发观众深思,增强社会对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馆以来,先后接待了部省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大、中、小学生等各界参观者逾60万人次,其中大、中、小学学生近20万人次。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