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一)地理位置

  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西路东侧,濒临西丽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距离市中心17公里,交通便利。

(二)场地面积

  园区规划用地50公顷,其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22公顷,2009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二期工程占地面积28公顷。

(三)教育内容

  一期工程主要为水土文化及水土科普展示,分为水土文化展示区、水土流失模拟设施展示区、根箱模拟设施展示区、水土保持措施展示区、坡面径流小区等五个区域。

(四)教育形式

  园区注重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水土保持的理念和常识融进自然景观,通过多媒体放映、展板展示、宣传册阅读、标本展示、模拟设施展示等看、听以及参与体验过程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受众。园区开设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有内容定期更新的展板,还编印了读本、宣传彩页、光盘资料等向入园的公众免费发放,为集体预约的园区活动配备专业讲解员现场讲解。在重要节日、节点,与市教育局、媒体机构、相关企业等联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谱写了水土保持歌曲,征集了吉祥物。还通过移动电视、广告牌、报纸、网站、微信等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和公众的互动。

(五)教育手段

  园区专门建设了多媒体影院,周末对外开放播放4D科教短片《水土保持总动员》。

(六)教育特色

  1.环境优美

  园区紧邻西丽水库,治理后花木葱茏,栈道蜿蜒,曲径通幽,加之错落有致的天然地形,是一处颇具吸引力的绿地公园。

  2.内容设置精当

  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设园初衷是重点向广大市民宣传水保国策,普及水保知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常识,增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在功能区划分和内容设置上也紧扣了这一主题,一期工程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科技示范和推广于一体,浓缩了深圳城市水保工作的经验和科研成果,寓教于乐。


  3.教育形式多样

  园区注重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水土保持的理念和常识融进自然景观,通过多媒体放映、展板展示、宣传册阅读、标本展示、模拟设施展示等看、听以及参与体验过程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受众。园区开设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有内容定期更新的展板,还编印了读本、宣传彩页、光盘资料等向入园的公众免费发放,为集体预约的园区活动配备专业讲解员现场讲解。在重要节日、节点,与市教育局、媒体机构、相关企业等联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谱写了水土保持歌曲,征集了吉祥物。还通过移动电视、广告牌、报纸、网站、微信等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和公众的互动。

  4.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举办“美丽深圳·生态文明·从我做起”深圳市中学生水土保持知识竞赛,“爱水护土你我有责,亲林护绿点滴做起”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普季活动,“青春在行动,水美献鹏城”青少年探源之旅节水实践活动等。在日常(节假日和周末)也举办相关活动,如“童颜绘色,春绿人间”,“垃圾零落地”等活动。

  5.受众广泛

  自2009年10月至2015年12月,园区共接待水利相关部门,深圳市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其他行业单位团体参观共计352批次3.6万人次,另有自行参观市民约12.9万人次。(主题活动参与人数尚未计算在内。)

  6.社会认可

  2009年3月,被水利部评为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2012年2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水土保持教育实践基地;2013年4月,成为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二期)工程广东省水土流失监测点。近期园区有望成为深圳市委党校领导干部教学实践基地。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责任编辑: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