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宁信其有 严阵以待
 

  □本报记者  刘耀祥 任娴颖 吴怡蓉 邹锦华

  从云贵高原,到南海之滨,浩浩珠江奔流数千里,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形成“诸河通汇、八口分流”的壮美景观,孕育了复杂的三角洲河口水系。

  珠江防总分析,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珠江流域重现类似1998年大洪水甚至更大洪水的可能性明显增大。

  如果出现1998年类型的流域性大洪水,珠江流域内流经云、贵、桂、湘、赣5个省区的所有洪水都将通过地处下游的广东出海,广东无疑会承受巨大的防洪压力。

  珠江流域各地是否做好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域性大洪水的准备?记者来到广东,一探究竟。

  防汛形势严峻 领导高度重视

  去年以来,珠江流域极端天气频发。广东出现历史罕见的寒潮,冬汛连着春汛。1—4月,全省平均降雨量占全年的46.6%,是常年的一倍,近半数区域雨量已经超过全年雨量的50%,梅州蕉岭县接近75%,全省提早16天进入汛期。

  “今年年初以来,珠江流域已经历16轮移动性强降雨,面平均降水量较多年同期偏多五成。其中西江偏多二成,北江偏多近七成,珠江三角洲和东江均偏多1倍以上。”珠江委水情处副处长吴伟强说。

  据珠江防总监测,入汛以来至4月27日,珠江流域共18条江23个站点发生超警洪水,超警幅度0.03米至4米。

  针对提前到来的汛情,各地紧急应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作出明确批示,要求从最不利情况出发,全力做好今年防灾减灾工作。春节刚过,广东省政府就召开全省水利与三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朱小丹省长全面部署全省三防工作。

  1月10日,珠江防总派出今年首个防汛工作组奔赴柳州,督促指导,检查灾情。

  3月31日,珠江防总2016年工作会议提前召开。珠江防总总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对流域防汛工作全面部署,强调超前谋划、狠抓落实,以问题导向补短板,全力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各项工作,最大程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珠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珠江委主任束庆鹏对切实做好流域今年防汛抗旱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针对流域降水偏多和大藤峡安全度汛紧张形势,珠江防总连续10多天加密会商,强化与地方防指和有关部门单位协调,科学调度棉花滩、合面狮等省界水库,及时实施西江龙滩、岩滩、红花等水电站的联合调度,成功应对大藤峡坝址多场超标准洪水,全力保障重点工程施工工期。此外,珠江委还派出多个检查组分赴各地进行备汛检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技术人员和专家组的培训演练。

  防汛体系渐备 薄弱环节犹存

  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上游有国家重点能源基地,中游是良田万顷,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滨海及江河沿岸地区城市密集,人口集聚,产业集中。由于流域径流年际变化大,丰水年与枯水年水量之比最大可达6~7倍,极易发生洪、涝、旱、咸等自然灾害,整个流域防洪保安和供水保障压力十分突出。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对沿海各省份而言,防汛防台风几乎是每年的“必修课”。在应对自然灾害面前,珠江委、各级政府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运作机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珠江防总不断健全完善流域防汛抗旱责任制度、方案预案、工程体系、监测预报、指挥调度、物资队伍和抢险救灾等各项体制机制,加快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各类调度预案,科学实施水库防洪调度和枯水期水量调度,大力推进山洪灾害防治等专项建设,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饮水安全。

  尽管如此,珠江流域防汛“短板”依旧明显:流域干流控制性工程不足,总体防洪能力低;病险工程和在建工程较多;山地灾害防御难度大;城市防洪标准不高;部分省份海堤标准偏低等。

  有专业人士指出,珠江流域今年年初以来的连续降雨使土壤含水量饱和,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

  联防弥补短板 各地有序备汛

  工程体系完备非一日之功,联防群治体系却可赢得防汛先机。

  3月以来,广西、福建、海南、贵州等流域省(区)先后召开省级防指会议,面向社会公布主要防汛抗旱责任人名单。省级防汛责任人也全部到位,分赴各地检查指导备汛工作。各地在抓紧修复上年水毁工程的同时,全面排查防汛隐患。据介绍,广东省今年年初以来已排查隐患1287个,并逐一落实整改措施。与此同时,广东省防指派出多个督导组,对各地防汛备汛工作进行“明督暗查”。

  4月20日,在广东省三防指挥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广东三防责任人信息管理系统”,广东全省536 256名在册三防责任人的信息全部收录其中。“通过系统,我们实现了防汛责任人的电子化、数字化管理,打通了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大大提高了值班监督、汛情预警、适时沟通、防汛组织的效率。”广东省三防办副主任黄志坚说。在此基础上,广东省建起了三防预警发布平台,每秒可发送300条短信,半个小时内可以将预警信息全部发送到三防责任人手机中。在佛山市张槎街道和东风水库,记者注意到,24小时防汛值班情况正常,与上级三防部门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正常。“上级三防部门经常会通过视频连线检查我们的值班在岗情况,有时去上厕所或洗澡,都要找人来暂时接替一下。”东风水库一名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广东今年将继续加快推进乡镇三防信息化建设,目前正在开展三防信息接收应急保障系统专用通信网络建设,在乡镇三防部门新增1条20兆的电信拨号光纤和1台三防专用电话机,并为465个易受灾乡镇配备了卫星电话,进一步增强基层临灾通信保障能力。

  抢险物资储备充足是备汛工作的重要一环。在广东省三防物资储备中心肇庆中心仓库,记者看到了既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水陆两栖救援艇、应急监测无人机、龙吸水排涝车、野战炊事车,又有传统防汛专用的移动泵站、冲锋舟、橡皮艇、钢筋笼、土工布、军用帐篷等种类繁多的防汛物资。

  “目前全省各级储备物资共8.2亿多元。”广东省三防物资储备中心主任李荣利介绍,“我们实现了肇庆中心仓库和韶关、茂名、梅州、惠州4个区域仓库的联动,同时做好包括运输组织、运输线路选择、时间保证上的各类预案。只要汛情需要,我们可以在网上很快完成审批手续,保证抢险救灾物资第一时间发挥作用。”

  4月21日,在离储备中心约70公里外的佛山市沙口水闸训练基地,广东省防汛抢险潜水一队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防汛抢险训练,包括水下打捞、水下着装、水下切割等。“如果没有特别的任务,我们是一周五天,每天训练七八个小时,保证体能达标。”潜水队主教练蒋亚平说。

  据了解,广东省已有12支省级专业抢险队,福建省已建成1支省级防汛抗旱应急抢险总队、4支市县级防汛抢险队。

  北江大堤是广东第一堤,也是广州和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屏障。4月21日,记者来到北江大堤。长堤巍巍,江水滔滔。全面加固达标后的堤防与飞来峡水利枢纽、潖江滞洪区以及芦苞涌、西南涌分洪河道共同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可使北江防洪标准提高到300年一遇。在具有应急分洪任务的北江芦苞闸,负责设备养护的专业人员正在精心检查,确保设备运转正常,关键时刻提得起、放得下。在黄塘险段,物资储备仓库内各类抢险救灾物资一应俱全,堤后应急抢险的砂石料整齐堆放。

  每逢汛期,城市内涝是社会关注度极高的问题,也成为检验城市管理水平的新标准。4月22日,在东莞市雅园立交桥底下,东莞市水务局排水科科长梁国雄向记者介绍,前些年频发内涝灾害,从2009年开始,通过开展排水规划、集中整治易涝点、建立排水防涝应急工作机制等措施,有效改变了市区以往“逢雨必涝”的状况。

  主汛期临近 大战且行且近

  与台风相比,目前的降雨依然还是可控的。根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登陆珠江的热带气旋约为3~5个。由于近年影响珠江的热带气旋强度有偏强趋势,随着主汛期来临,珠江流域防汛压力会越来越大,任务会越来越重。

  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必须在防范灾害的恶劣组合上下功夫,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就珠江流域而言,除山洪泥石流灾害外,最担心的是西江、北江同时暴涨交汇,而在入海口恰逢天文大潮顶托,洪水居高不下,危及堤防安全,加剧城市内涝。

  吴伟强是经历过1998年洪灾的“老水利”,他介绍说,西江当年就是先于长江、松花江、嫩江发生100年一遇的大水,梧州被困,堤破村淹,造成惨重损失。相较于18年前,今年“虽然有发生1998年大洪水的可能性,但我们的起跑点已经不一样了”。

  雨,还在下,珠江主汛期且战且近。“’98大水”,对包括珠江流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来说都不是一个轻松的字眼。

  “在大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立足于防。尽管防洪体系已经基本建立,防汛手段更加先进,信息搜集的密度和预测的精度都大大提高,把握了防汛抗洪的主动权,但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大汛,我们的备汛工作必须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抓实抓早抓好。”珠江委防汛办主任何治波若有所思,眼望窗外坚定地说,“我们就是要用水利人的责任担当,确保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祥和。”

刘耀祥 任娴颖 吴怡蓉 邹锦华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