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加快海绵城市建设 不再“街道看海”
 
分享到:
2017-07-12
 

  □本报特约记者 钮清海

  6月10日,对于北方部分地区来说,还只是刚刚进入汛期,但在多雨的南方,“街道变泽国”“鱼虾涌进城”的城市内涝景观已然登场。当天,南京突降暴雨,到下午1点50分,降水量已达207.6毫米,打破了该市190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日最大降雨量记录。持续近5个小时的暴雨,导致多条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城区开启“看海”模式。

  记者注意到,在网上流传的那张共享单车被泡的照片中,远处的高地为乔木和草皮覆盖的绿地,按照这些年国家一直大力提倡的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这些能够容纳不少雨水的绿地本应建在低洼处,但在多雨易涝的南京,却还是一块不易淹没的“高地”。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在“看海”模式易发多发的南方,海绵城市建设之路依然漫长。

  早在2014年,住建部已经就海绵城市建设出台过技术指南。2015年,国务院也就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出台过指导意见。但是,不少地方的海绵城市建设,至今还停留在“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理念阶段。城市新区建设,还是沿用堆起高台建公园、绿地建在“抬头处”、街道硬化上档次、透水地面难见影、绿带也是隔离带、雨天溢水晴天旱等传统的建设模式上。强降雨总被归为造成城市内涝灾害易发多发的“罪魁祸首”,人们很少从海绵城市建设缺位的层面寻找原因。

  2016年7月,正值主汛期,当大家都在为大江南北的汛情倍感忧虑之际,北京从19日凌晨1点到21日早6点,出现了平均降雨量达210.7毫米的强降雨过程。这次降雨共形成了33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总量,甚至超过了2012年“7·21”特大暴雨的总量。但和4年前相比,全市既未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灾害损失,也未再出现城市“看海”的景观。中央电视台通过调查采访,对北京成功战胜内涝灾害的经验作了总结:采用工程新技术破解城市内涝的技术难题(例如采用带压排水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强降雨天气所导致的下水道翻水问题),扎实推进以雨洪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海绵城市建设(仅这几年北京城区新建的1700多处雨洪利用工程,其总蓄水能力即可达到32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在北京建设了16个昆明湖),对下泄洪水因地制宜、未雨绸缪的科学调度等举措,切实破解了暴雨天气京城“街头看海”的困局。

  眼下,多地已进入汛期,发生类似南京“鱼虾涌进城”、街道变河道、汽车变汽艇等内涝灾害的风险不断加大。希望我们的城市建设者和管理工作者能够积极践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不再让“街道看海”的内涝问题影响广大市民的出行和生活。

  一方面,对于还没有付诸实施或正在实施的城市建设工程,应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时调整工程设计,将绿地、绿化带等设施尽量建在低洼处,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集蓄、下渗雨水的防洪减灾作用,及时增加透水地面面积,补充完善各类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将海绵城市措施真正落实在新城区建设的过程中,有效避免日后再次改造所形成的巨大浪费。在已经建成的城区,应本着先易后难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海绵城市设施改造。例如:对于那些位置较高的绿地,可以因地制宜地布设一些生态洼地,之后再考虑将绿地以及周边的雨水集蓄到这些洼地里来。

  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建设海绵城市,只要我们从主观上积极主动去做,就会想方设法地解决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个难题,用积跬步以致千里、汇小流以成江海的决心和意志,一步步去建设名副其实的海绵城市,最终让“街道看海”等各种城市内涝顽疾成为历史。

责任编辑:陈静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