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河道如街道 当河长保水清——江西宜春市河长制的探索、实践见闻
 

  □赵洪亮 郭纯 张灯林 温婷婷

  溪流穿过村庄、集镇、城市汇入江河湖海,这个过程中,水可能变脏、变臭……谁来防止水生态悲剧的发生?在江西宜春市,全市1125名河长正在扮演这样的角色。他们担负起责任,管河道如街道,当河长保水清,保“一河清水”为民生。

  初春时节,阳光灿烂。河畔垂柳依依,层层叠翠,微风轻抚,波光潋滟……溢流坝拦起湾湾碧水,时有飞鸟掠过,亭台栈道边游玩的人群谈笑风生,一幅幅美丽的立体画卷徐徐展开……这是今年3月9日,笔者在潦河流域宜春市域内看到的情境。

  3月11日清晨,张先湧划着竹筏沿北潦河而上,捡拾河面漂浮的垃圾。他每天早晚不仅要给河道保洁,还要巡查是否有人采砂、电鱼、倾倒垃圾,如有发现及时上报给河段长。在宜春市靖安县,自前年实行河长制,张先湧被聘为水上专职保洁员后,北潦河大桥村境内1.5公里长的水面变得干干净净,垃圾再也难觅——这是靖安县境内北潦河河长制的一个缩影。

  宜春市实施河长制两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生态环境不是一两个景点或在公园内,而是一个“城在水中,水在人中”、与大自然融合的完整系统;宜春的水生态环境不是一种点缀,而是生态水利与民生水利共赢的产业发展;宜春的水生态环境不再只有党委政府的高位推动,而是一幕幕生态水文化的传承,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群众参与其中。

  先行探索:

  因地制宜,“四级河长”共筑保护网

  河长制,这个由江苏无锡首创、缘于蓝藻暴发的水环境管理制度,近些年陆续被国内各地借鉴,江西、安徽、福建、云南、天津等省市纷纷设立“河长”。由此,一个新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河流管理机制,在城乡大地逐渐成长起来。

  作为全国河长制试点的宜春市,对如何治水有了更透彻的理解。河长制在宜春市有了发展和创新,宜春市走出了自己独特的河道管理之路。

  2015年11月27日,宜春市委、市政府正式实施河长制。 

  宜春市委提出,宜春建立“一把手”负责的河长制,由市委书记邓保生任全市总河长、市长张小平任副总河长。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实施河长制、保障江河湖库健康作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全面落实各级政府水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建立健全水陆共治、部门联治、全民群治的江河湖库保护管理体制机制。

  宜春市规定,各级河长要履好职,尽好责,互相借鉴成功经验和做法,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细化责任,明确措施,密切配合,统筹推进河长制工作。严格执行项目环保准入制,进一步加快流域污水管网建设,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在保护好一方清水的同时,也要加快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探索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双赢之路。

  谈起河长制的管理思路和模式,宜春市河长制办公室主任、水利局局长李万文表示,河长制最大程度整合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力量,弥补了早先“多头管水”“出了问题谁也不愿管”的弊端,使治水网络组织严密,任何一个环节上都有部门、有专人负责。而“系在一根绳上”的治水生态链,极大提高了水环境治理的行政效能。河长制通过深化治理机制的改革创新,编织了一张治理、管理的网络,有效提升、强化了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成功破解了河流治理的困局。

  宜春市靖安县作为水利部第一批河长制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由县委书记担任总河长、总库长,设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库长,同时聘请专职巡查保洁员200多名,建立与河长制相结合的“1+2+3+市场”管护模式,构建以河长制为核心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充分整合资源,形成共同治水的组织体系,做到对全县11个乡镇75个村境内河道、支流、水库、山塘进行分段监控、分段管理、分段考核和分段问责。

  靖安县以水利部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为契机,全力推行河湖管护,创新举措跃然纸上:

  ——成立了“河湖管护委员会”,构建了由4名县级河长统筹引领、11名乡镇河长推进落实、50名村级河长常态监管的三级管理体系,明确责任范围;水务、环保、国土、公安、林业、农业等21个单位为联动部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护网络,对区域内河流“无缝覆盖”,真正形成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格局。

  ——落实“综合执法”协调机制,河湖管护委员会下设综合执法协调办公室,负责协调开展涉水联合执法,切实强化对违法、违规事件的打击。

  ——印发了《靖安县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实施方案》《靖安县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靖安县河道采砂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等。

  ——完成了69条支流的“一河一策”。

  ——聘请了203名责任心强的人员为专职巡查保洁员,对全县河湖开展监督、巡查和保洁工作,坚持把河道当街道管理、把库区当景区管理。

  ——建立“互联网+河长”监管模式,全县所有河长、巡查员均实名加入“靖安县河湖办”易信群,巡查员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和交叉巡查,发现污染源及时拍照上传,督促相关河长及早防范。

  ——完善制度建设,各乡镇“一图一表四制度”,各村“一图三制度”全部上墙;开展了“河长制进校园”活动,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促进整个靖安”的目的。

  ——印制《保护母亲河倡议书》及《致全县父老乡亲的一封信》各2万余份并全部分发到户;制作了113个河长、库长公示牌和20余条永久性标语,做到“河长制”家喻户晓。

  ——河长制从当初管护水域岸线,管理河道采砂、捕捞,延伸到管理岸上的污水排放、垃圾处理、面源污染、畜禽养殖等。

  江西省水利厅副厅长廖瑞钊到靖安县检查河长制推进情况时,对他们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作为江西省河长制新模式的“试验田”——靖安,一套河湖管护新机制已经建立,治水效果初步显现,河道水变清了,环境更美了,群众的护水意识增强了,要总结经验,形成“靖安模式”在全省推广。

  顶层设计:

  守水有责,河长来牵“牛鼻子” 

  每一条河流,都是河长们心头的“乡愁”;每一位河长,都是一段河流的“呵护使者”。

  怎么治理一条河,管好一片湖?河湖管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水下、岸上,涉及管理与开发,涉及保护与治理等方方面面。

  “把河道当街道管理,把库区当景区保护”是宜春市河长制的核心要求。

  李万文告诉笔者,由于水具有流动、跨区域的特点,宜春河长制树立了“上下游共同治理”“标本兼治”的理念,为科学理性地实现和推进治理目标提供了可能。

  分段治理、各尽其责,是宜春市河长制的核心思路。宜春市按照“一河一策”原则,分析各流域突出水环境问题的成因,因地制宜地研究综合整治方案,精准化治理。

  笔者了解到,目前,宜春市已全面建立覆盖到乡、村的河长制,设立了县级河长制办公室,组建了县级综合执法队伍,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建立了潦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的联动机制,投诉举报制度和河长制工作培训制度,切实做好制度保障;切实落实好经费,确保潦河河长制工作顺利开展;建立了河长“易信”群或“微信”群等即时通信平台,逐步实现“生态云”;建立了水环境监测平台,加强河流跨界断面、主要交汇处、重点水域、重点水库的水量水质水环境监测;建立了水质恶化倒查、污染来源追溯机制;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纸等主流媒体作用,形成河湖管护合力。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生命。每一位河长,都是守护河流生命的责任人。

  在潦河旁,笔者看到,宜春市主要江河湖库都已树立了河长制公示牌,公示牌内容明确了河流名称、流域范围、流域长度等。更重要的是明确了省、市、县、乡、村多级河长、河长职责和举报电话,群众发现问题可以从一线直接向各级河长办反映。宜春市河长制办公室邀请群众参与到河长制工作中来,一起努力让每一条河流和每一座水库都能得到立体式保护,让河更畅、水更清、岸更绿,全力打造人水相亲,秀美宜春。

  李万文表示,宜春市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突破点,着力实施工业企业污染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水库水质污染整治、河道非法采砂污染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污水处理整治、森林生态保护整治、河道岸线整治等“八大专项整治”,为打造秀美江西“宜春样板”树立流域管护标杆。

  60岁的靖安县双溪镇香田村村民熊洪珍在北潦河边生活了半辈子。这两年,她感觉到水环境正慢慢变好。“原来涨一次水,水面上都是垃圾,现在看不到喽!”熊洪珍说。

  垃圾成堆、时有腥臭,曾经是香田村人关于北潦河的记忆。随着河长制的推行,这一切终于得以缓解。

  “有问题找河长”。靖安县委书记田辉,也是靖安县境内河湖的总河长。他给河长们建了个易信群,在这个群里,有4名县级河长、11名乡镇河长、50名村级河长、200多位河道巡查保洁员,他们组成靖安县河流的保护网络。“只要报告哪里有河道破坏、水利设施损毁等情况,就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田辉说。

  河长制实施后,靖安的河变清了,岸也绿了,但更大的变化还在于人。“以前没人管,你扔垃圾我也扔。现在镇长、村委会主任没事就到河边走走,保洁员每天下河打捞垃圾,百姓也不好意思再乱扔乱排了。”田辉说。

  靖安县还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建成镇村生活污水处理站28座,改厕1万余户,建设沼气池1.2万余个,基本做到污水不直接排入河中。河长制给靖安带来明显变化,全县河流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

  眼下,宜春市以“河”为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已经深入每个人的心中。

  今年3月8日至23日,河南省郑州市水务局、江苏省淮安市水利局、四川省遂宁市水务局相继来宜春市考察学习河长制经验。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已有13个省168批次的单位来宜春考察学习河长制。

  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江西省水利厅厅长罗小云先后到宜春市考察指导河长制,并对他们的做法、实践给予充分肯定。

  “河长制核心是行政首长负责制,管好了,计功劳;管不好,要追责。从‘多龙管水’到‘一龙管水’,河长守水有责。河长制成为水生态治理的关键抓手。”罗小云说。

  避免“作秀”:

  有问题找河长,治水护水亮点频出

  水是流动的,水的问题表象看在河湖,根源在岸上。由于河湖管护工作涉及面广、职能交叉重叠,多年来一直存在“多龙管水、群龙无首”的尴尬现象。保护好一方清水,关键在于改变河湖管理工作现状,建立起一套符合宜春实际的河湖管护长效体制机制,综合施策、系统治理,最终达到“水中有鱼、岸上有绿、绿中有景、人水相亲”的目标。李万文这样说。

  “把河道当街道管理,把库区当景区保护。”在宜春市城区和河道旁边,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

  铜鼓县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促进河长制工作规范化。他们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县级河长一月一督查,乡镇场河长半月一检查,村(居)河长每周一巡查,“河库警长”两日一巡查,护河(湖)员两日一保洁。

  铜鼓县大塅公益村十分重视河长制,去年7月1日,由村委会出资2万元购置一条机动船,下水清理垃圾。村民张先富、张文兹经过培训后正式上岗,成了村里的水上“护河员”,对河道中的垃圾进行定期“清理”。

  宜春市的河长们通过狠抓项目进行水污染治理。科学建立重点项目库,把有限资金集中使用在治理项目上,有效避免了“撒胡椒面”式的资金使用方式。靖安、奉新、宜丰等一些地方大胆创新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了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今年2月,宜丰县投资2000多万元开工建设桥西截污干管及污水泵站工程,实现污水收集全县覆盖,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率,降低COD浓度。同时,对宜丰河县城段进行清淤疏浚,清理河道垃圾,改善县城水环境质量,开展彻底的“清河”运动,实现水清岸绿、河道通畅。

  2016年,靖安县再次组织开展河长制进校园活动。各中小学校以主题班会、黑板报、手抄报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我家门前有条河”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河长制宣传入校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把“亲水、爱水、惜水、护水”的意识,变成日常习惯;“把河道当街道管理”的理念,在心灵扎根,让靖安“水中有鱼、岸上有绿、绿中有景、人水相亲”的美景传承一代又一代。

  河流保护行动、入河排污口管理、中小河流清淤及综合整治、河道保洁、污染企业不能入住……一系列举措、一次次行动,让一个个水污染难题迎刃而解。 

  一篇又一篇“水文章”“绿文章”在宜春大地尽情书写,一个又一个“治水”“治污”行动在如火如荼进行,一项又一项水环境治理的创新之举在付诸实践……

  去年8月25日至26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网、澎湃新闻等七家中央媒体及新媒体记者到宜春市就靖安县河长制经验进行集中采访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继往开来:

  构建生态产业,保障河湖水系健康

  保护水生态,会不会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河长制不是要把流域管死,而是在保护河流健康生命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可持续的发展。”李万文说。

  靖安县水务局局长王仕钦直言,河长制让考核重心发生调整,环境倒逼的压力使地方自觉地将治污纳入常规管理中,并抓住契机加快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靖安,凡是可能对河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行业一律被拒之门外。“我们现在的重点是发展旅游业、绿色产业,打造全域有机农业。”他说。

  今年元月8日,北潦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项目规划审议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靖安县举行。江西省水投集团有限公司以PPP的方式,投资100亿元,开展北潦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治理方式将采用项目化、产业化,突出生态治水、科技治水、智慧治水、产业治水的理念,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着力在靖安打造国家级的河长制特色生态小镇,助推靖安县进一步走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宜春市奉新县通过对河流及流域、村庄水环境整治,一大批水生态新农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全面奔小康的先行示范村。特别是河长们带规划、带资金、带技术人员下去,与群众一道以建设安全水利、生态水利、民生水利为出发点,把河流整治好,把村庄建设美,做好水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支撑。到目前为止,奉新县共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建成村庄河流护岸1.5万余米,修建景观护栏5000多米,修筑洗衣码头和凉棚56处,配套建设文化广场45个,由县政府授牌生态新农村98个,在建新农村20多个。该县仰山乡的大源村,是河长制工作开展以后首批建成的水生态新农村。

  从这里出发,不一样的精彩。宜春水利人将在河长制的起点上进一步凝聚力量,不断创新,攻坚克难,继续谱写水务事业发展新篇章。

  河长制,现在仅仅是破题、起步、开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实践要探索。宜春市水利人,正走向水生态文明新时代;人与水的故事,将再谱新篇章。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7年4月12日

赵洪亮 郭纯 张灯林 温婷婷
责任编辑:李爽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