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润龙泉——江西遂川县实行河长制纪实
 

  □本报通讯员 康小明 刘祖刚 特约记者 邱云

  正月初七,新年上班第一天,江西省遂川县禾源镇党委书记彭传焱像往常一样巡查着禾源镇内几条主要河道。他带着巡查员,不断清理垃圾,检查水情,遇上当时不能处理的问题,他就掏出手机拍照,上传到镇河长办的微信群,要求保洁员及时进行打捞……

  自2016年开始,作为江西省实行河长制试点县的遂川县,积极探索水生态治理的新思路、新方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伴随着中央全面推行河长制,一个具有现代水生态文明特色的遂川正逐渐揭开自己的“面纱”。

  从河长制到河长治

  遂川县古称龙泉县,境内河流纵横,水域宽阔,集水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有165条。水生态环境历来是社会民生的重点关切,河流堵、垃圾多、水质差等曾经是百姓抱怨的焦点问题。

  “水利部门单打独斗肯定行不通,增强各职能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的环境监管意识,有一个全局的统筹,才能事半功倍。”县水利局主要负责人多年前感慨道。那时的遂川,水环境形势极度严峻。

  面对亟待治理的水环境,遂川县从试点河长制入手,下决心开展“碧水行动”,营造人水和谐的社会环境。县委书记挂帅总河长,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辖区河长,309个村、各中小型水库逐一落实专管员、保洁员或巡查员。各级河长作为河湖保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签下“军令状”,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同时,设立各级河长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调度督导、考核通报,并将河流治理成效作为部门年度考核和个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从单打独斗到八方支援,河长制给遂川县的水生态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全县各级河长活跃在大小河流、水库,累计巡查320余次,进行专项治理56次。目前,全县河湖的水质达标率已提升至67.9%。河长治水逐渐让碧水重新出现在遂川的土地上。

  从被动曝光到主动亮丑

  2016年11月18日,遂川县落实河长制会议,一段视频让在场的个别河长如坐针毡。原来,在推行河长制的工作巡查中,检查组专门拍摄了整治效果差的水生态环境的实景影像。

  “有些工作没做到位,马上就被揪住了,当河长真是不能有一点马虎啊!”一位河长说,他所负责的河段在刚才的视频中“被曝光”。

  “本以为整治出了大力气,成绩自然会名列前茅。没想到,大家都是你追我赶!稍微松劲,就落到后面。”另一位河长则感叹道。

  遂川县的“碧水行动”自开展以来,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各责任单位仍然保持高度积极性,争分夺秒治理水生态环境。从2016年12月开始,各乡镇相继设立了“曝光台”,以图文形式展出辖区内水环境的污染现状,表明清除污染死角的决心。从工作不到位被曝光到主动亮丑,进行整改,是压力的步步紧逼,更是决心的点点凝聚。

  从绕道走到养眼游

  “山也青,水也清,人在画中行……”大汾镇的张书才自编顺口溜,唱出了河道环境改善后的由衷喜悦。

  数月前,大汾河曾是该镇干部群众的一块“心病”,泥沙淤积,还不时有垃圾漂浮,村民出行都得绕着走。群众怨,干部急,大汾河成为了该镇河长的一大难题。

  “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河道治理攻坚战,让百姓安心!”该镇河长的话语掷地有声。在财政拮据的情况下,该镇自筹15万元,通过机械挖掘、人工清运等方式,疏浚长达3公里的河道,得到了全镇群众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左安、巾石等乡镇也针对辖区内水环境的具体问题,频出实招,狠下苦功。如今,令人担忧的污浊河湖早已不见影踪,每一片水域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外,五斗江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如火如荼,水源涵养绿化工程相继开工,城区“一江两岸”水生态景观带也逐渐成形,昔日绕道走的河畔成为了如今当地居民休闲游憩的首选。

  此外,遂川县瞄准“碧水行动”的靶心——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坚持宣传先行,多方蓄力。汤湖镇利用网络、展板等形式,宣传节约用水、水土保持等知识;堆子前镇开展“垃圾不下河”千人签名活动,提高广大群众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新江乡引导山居散户使用“沤火堆”等简易设施,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7年2月16日

康小明 刘祖刚 邱云
责任编辑:李爽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