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玉湖”
 

  □本报通讯员 蒋建君

  刘金保生在长荡湖畔,他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儒林镇镇长、镇总河长、长荡湖湖长助理。

  立体巡湖虎添翼

  2018年3月8日,刘金保一早就赶往长荡湖,这是他首次以镇级湖长身份巡湖。太阳跃出湖面,春风吹起,湖面泛起阵阵涟漪。獐鸡、野鸭开始四处觅食。芦苇举起双手,夹道欢迎老朋友……

  长荡湖是金坛的母亲湖。近年来,金坛区围绕长荡湖保护,相继采取了网围整治、退田还湖、建设路网工程及生态湿地等措施。刘金保目睹长荡湖变迁,积极参与湖泊整治与保护。

  “再低一点,往南一点,那片鱼塘边有违章建筑,定位,拍照……”上午10时,一双“千里眼”360度旋转,紧盯入湖河道。刘金保展开长荡湖水系图,一同巡湖的河长办工作人员操控无人机,对整个儒林中干河进行地毯式巡查。

  “走,去看一下!”刘金保穿过芦苇丛,朝鱼塘赶去。“使用无人机可以应对河湖面积广、地理条件复杂等因素,掌握全河段、湖面的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巡查无盲区、无死角。”刘金保介绍。

  “刘镇长,湖面上漂浮物增多,速派人来处理。”这时,五叶村党总支书记陈华芳打来电话。

  退休教师王美小发现枯树被风吹断,掉落湖面,便根据河长公示牌上的信息,打电话给村级河长陈华芳,又掏出手机扫了二微码,将照片上传到镇河道管护微信群。

  刘金保一边打电话通知河道保洁队,一边迅速赶往五叶村。

  “无人机是‘千里眼’,手机App是‘顺风耳’,对于我们的巡河巡湖工作简直是如虎添翼。”刘金保感叹道,“人在岸上走,船在河上巡,无人机空中查,构成立体式河湖巡查。”

  湖泊清淤水增色

  去年,长荡湖实施生态清淤一期工程,拆堰放水。

  “河湖淤泥处置是道难题,处置不好会占用、压废和污染土地,而且极易造成河道二次污染。”刘金保说,金坛区仅长荡湖、钱资湖就有淤泥量2300多万立方米,按每年清淤100万立方米计算,堆积如山的淤泥将压废土地500亩。淤泥资源化是河道清淤与变废为宝的重要途径,淤泥是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

  金坛区结合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以招商引资为契机,引进江苏宝能项目。江苏宝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投资4.5亿元,从欧洲引进先进淤泥制砖设备及工艺,年产48万立方米,折合3.5亿块淤泥砖生产能力,年吞淤泥量70多万立方米。

  一天,刘金保见到公司副总经理马敖顺,便迫不及待地问:“这批淤泥怎么样?”“这批淤泥质地不错,烧出的砖块匀称不起孔。”马敖顺说,湖泊淤泥经“大浪淘沙”和日积月累的沉积,品质要优于河塘淤泥。

  马敖顺介绍,因为淤泥砖具有节能、环保、隔热、低温、利废等特点,目前欧洲许多国家将其作为重要建材,我国目前也广泛运用于外墙、水利工程和人行道路等砌筑工程当中。

  “淤泥制砖‘敲开’水生态文明大门,水污染防治得从源头抓起。”刘金保说道。

  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儒林镇对湖泊、河道两侧500米范围内29家规模畜禽养殖企业予以关停,对沿湖、河道村庄108公里生活污水全部实施纳管,投入10多亿元开展入湖港口整治、生态湿地修复和网围整治、餐饮船归并整治等。“十三五”期间,金坛区将投入205亿元开展长荡湖防洪大堤、湖泊生态治理等各项水利建设。

  “自古说那西湖美,可知相邻还有一湖水,长湖藏在金坛里,叫人看一眼陶醉一百年……”刘金保将《长湖荡歌》设置为手机铃声。一次巡湖过程中,音乐响起,有人发现入湖港口有漂浮物和地笼,他挂了电话,迅速向事发地点赶去……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1月31日

蒋建君
责任编辑:段玲玲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