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让家乡的水更清——“华侨河长”陈苏云治水记
 

  □蔡麒麟 吴建云

  “家家有华侨,人人是侨眷”,对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来说,这是事实。这个缓缓流淌瓯江水的侨乡,在治水护水的征途上“引侨治水”,开创了全民治水的“侨乡模式”。其中自然少不了应庄垟村支部书记陈苏云的身影,刚刚过完春节,这位女村官就在治水一线忙活开了。

  撸起袖子 挽高裤脚
  她是治水一线的铿锵玫瑰

  从浙江省青田县仁庄镇政府出发一路向南,经过山洞,拐过两道弯,眼前便是应庄垟村。走进村庄,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排排整齐的鱼塘。

  很难想象,如今水清、岸绿、景美的应庄垟村过去是出了名的脏、乱、差,流经村口的四都港(应庄垟段)河道两岸到处是破衣服和生活垃圾,村民们连洗衣服都生怕弄脏,更别提用这样的水养鱼,发展生态农业。

  “村庄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却因人为因素无法加快发展。”陈苏云作为土生土长的应庄垟人,自2008年上任村党支部书记起,便决心改变村子的现状。“应庄垟的地势平坦,仁庄镇的稻田养鱼又名声在外,为何不在村子里建鱼塘养田鱼?”一筹莫展之际,一位旅意华侨的一句话点醒了陈苏云。

  想要致富,不仅要有好点子,更要有实干精神。好水才能养出肉质细嫩的田鱼,治水的问题迫在眉睫。应庄垟村上游有一条小溪汇入四都港,但是两岸杂草丛生,尽是垃圾。陈苏云带领村干部一起上阵,给杂草“理了发”“洗了脸”,原本神色暗淡的小溪重焕生机。陈苏云将“共同保护村庄环境”写进村规民约,培养村民的保洁意识,竭力转变村民的行为习惯和村风民风。村里给每家每户配备了垃圾桶,并在重点区域设置大型垃圾箱,乱扔垃圾的现象渐渐消失了。

  “别看陈书记是个女的,个子也不大,但做起事来,可真不比男的差。”青田县仁庄镇组织委员王佳晓笑着告诉我们,“环境整治的时候,粗活累活她自己都去干,很有魄力,人缘也好,大家都服她。”

  在陈苏云的推动下,应庄垟村实现了“改头换脸”。村里先后树立了村居标识牌和牌坊,建起了文化长廊,硬化了300平方米的停车场,开设了餐厅,建成了钓鱼台、休息长廊、观赏鱼池,整理出了华侨古道……这些做法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如今的应庄垟村已成为青田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和示范村。

  引进侨资 因势利导
  她是村庄蜕变的治水明星

  1966年出生的陈苏云是家里的老二,因为母亲瘫痪,年仅7岁的她便承担起了照顾母亲和弟弟妹妹的责任。没有上过一天学,陈苏云靠着自学学会了认字、写字,艰苦的家庭环境让她看上去比同龄人瘦小很多,直到现在,53岁的她看上去也比别人沧桑许多。“管一个家容易,管一个村可没那么容易。”陈苏云时常感叹自己“干不好”,她常常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引进资源,带领村民致富。

  “我们村有1500多名华侨,大家都很关心应庄垟村的发展,也都非常支持我。”陈苏云发挥“华侨村官”的资源优势,带领村民们致富,她引进侨资,盘活了村前的荒田,引用村前的河水,开展田鱼规模养殖,并积极鼓励外出村民回村养鱼。

  两年前,由旅意华侨陈光美投资的渔业项目顺利在应庄垟落了地,和陈苏云一样,他也是一位“华侨河长”,2016年,他在千峡湖库区发展起洁水型渔业,主要养殖花鲢和白鲢,这些鱼可以净化水质,既保护生态又发展了经济。

  目前,应庄垟建有200余亩鱼塘,田鱼年产量达10万多斤,批量供应到了温州、台州、杭州等地,成为全省闻名的优质田鱼繁育基地。家门口的“聚宝盆”使得应庄垟村民愈发注重对水源的保护。

  心系江河 守护百姓
  她出国募捐为村民建桥

  应庄垟村的华丽逆袭离不开陈苏云在治水路上的实干苦干加油干,而真正让村庄美起来、富起来的当属村口那座桥。由于地势低洼,每逢下大雨,村庄就成了孤岛,村民不能外出,孩子不能上学,甚至几天买不到菜。建一座桥成了全村人共同的心愿。

  “完成好老百姓期待的事,作为干部的我责无旁贷。”陈苏云说。但是要建成这么一座大桥谈何容易?最难的就是资金问题。

  “通过上级部门拨款和村民自行筹集,大概还缺100多万元。”陈苏云说道。她毅然只身前往欧洲为大桥建设奔波筹款,得到了青田华侨的大力支持,带回150多万元建桥款。

  一桥架设南北,天堑变通途。2014年,应庄垟大桥正式通车,打通了应庄垟村的发展“命脉”。

  守护碧水 引来凤凰
  他们带头治水只为让家乡的水更清

  在青田,像陈苏云一样的“华侨河长”不在少数。

  华侨治水观察团团长、小令村“华侨河长”徐文俊坚持每天巡河,清理河道的垃圾;今年84岁的汤垟乡村民叶初亮,用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带头治水,3次加固防洪堤,大范围动员华侨、侨眷捐款支持治水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田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把发挥华侨资源优势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计加快华侨资源回流,促进内外青田人的互动发展。

  “之前我答应女儿们,等大桥通了就到意大利去帮她们做事,不过我食言了。我将继续在村里干下去,因为我想让村庄变得更美好,让村民生活得更幸福。”陈苏云笑着说。而今,陈苏云有了新的发展目标,她打算继续利用优质的水资源做文章,打造集观光旅游互动为一体的度假区,吸引更多华侨资本回流,努力将应庄垟打造成青田县的“后花园”。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11年15日

蔡麒麟 吴建云
责任编辑:段玲玲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